“持杯復更勸花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持杯復更勸花枝”全詩
愿月圓無缺。
持杯復更勸花枝。
且愿花枝長在、莫離披。
持杯月下花前醉。
休問榮枯事。
此歡能有幾人知。
對酒逢花不飲、待何時。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虞美人》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虞美人》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拿起酒杯,晃動著勸誘天邊的月亮。
愿月亮圓滿無缺。
拿起酒杯,再次勸誘盛開的花朵。
愿花朵長久地綻放,不離披。
拿起酒杯,在月光下,醉倒在花前。
不要問富貴榮辱的事情。
這樣的歡樂,能有幾個人能夠理解?
對著酒杯和花朵,不想喝酒,要等到何時?
詩意:
《虞美人》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歡樂和逍遙自在的向往,同時也流露出對人生無常和世事無常的思考。詩中的虞美人象征美好的事物和純潔的心靈,持杯搖勸天邊月和花枝,是詩人借酒澆愁、借花解悶,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心境,并且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追求。詩人通過對酒與花的對比,抒發了對真正的歡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世俗的無足輕重。他提出了一個反思的問題,即這樣的歡樂有幾個人能夠真正理解和領悟。最后兩句表達了對酒杯與花朵的矛盾心態,暗示了對世俗歡愉的拒絕和對真正的滿足的期待。
賞析:
《虞美人》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和真正歡樂的追求。詩中的虞美人、月亮和花朵等形象鮮明,富有象征意義。詩人通過對酒與花的對比,凸顯了對真正歡樂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對世俗榮辱和喧囂的拒絕。詩詞流暢自然,情感真摯,給人以清新愉悅的感受。通過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歡樂意義的探索,詩人喚起了讀者對于生命的珍視和對真正幸福的思考。整首詩結構緊湊,意境深遠,展現了蘇軾優美的詩歌才華和獨特的審美情趣,被視為他的代表作之一。
“持杯復更勸花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měi rén
虞美人
chí bēi yáo quàn tiān biān yuè.
持杯搖勸天邊月。
yuàn yuè yuán wú quē.
愿月圓無缺。
chí bēi fù gèng quàn huā zhī.
持杯復更勸花枝。
qiě yuàn huā zhī zhǎng zài mò lí pī.
且愿花枝長在、莫離披。
chí bēi yuè xià huā qián zuì.
持杯月下花前醉。
xiū wèn róng kū shì.
休問榮枯事。
cǐ huān néng yǒu jǐ rén zhī.
此歡能有幾人知。
duì jiǔ féng huā bù yǐn dài hé shí.
對酒逢花不飲、待何時。
“持杯復更勸花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