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亂東墻疏竹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散亂東墻疏竹影”全詩
回風落景。
散亂東墻疏竹影。
滿坐清微。
入袖寒泉不濕衣。
夢回酒醒。
百尺飛瀾鳴碧井。
雪灑冰麾。
攻落佳人白玉肌。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減字木蘭花》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減字木蘭花》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蘇軾。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蓉,坐客翛然,無復有病暑意回風落景。
散亂東墻疏竹影。滿坐清微。
入袖寒泉不濕衣。夢回酒醒。
百尺飛瀾鳴碧井。雪灑冰麾。
攻落佳人白玉肌。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坐在客廳里的女子,她看起來安靜而優雅,沒有了夏日的炎熱氣息。東墻上的竹影在微風中搖曳。整個房間都充滿了清新的氣息。她將一股涼泉收入袖中,卻不濕透衣衫。當她從夢中醒來時,仿佛聽到了百尺高的飛瀑在碧井中響起。雪花灑落,宛如冰雕的戰旗。她的美麗肌膚如同白玉一般。
賞析:
《減字木蘭花》是一首充滿了意象和情感的詩詞。蘇軾運用細膩的描寫手法,將女子的形象和周圍環境相結合,展現了一幅優雅而清新的畫面。整首詩詞以描寫女子為主線,通過對細節的刻畫,表達了她的美麗和高貴。詩中使用了富有音樂感的修辭手法,如反復出現的音韻和押韻,使整首詩詞更加優美動聽。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將女子的美貌與自然的美妙相融合,給人以視覺和聽覺上的雙重享受。
整首詩詞以減字體裁,每個詩句都簡練而有力,寥寥數語間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意境。同時,通過對細節的描寫,詩人將讀者帶入到一個寂靜而寧靜的空間中,感受到了一種恬靜和美好。整首詩詞的意境與女子的形象相得益彰,使人產生一種美的享受和心靈的寧靜。
總之,《減字木蘭花》展示了蘇軾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美的追求。通過對女子形象和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傳達了對美的贊美和向往,同時也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優雅的氛圍,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散亂東墻疏竹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減字木蘭花
róng, zuò kè xiāo rán, wú fù yǒu bìng shǔ yì
蓉,坐客翛然,無復有病暑意
huí fēng luò jǐng.
回風落景。
sǎn luàn dōng qiáng shū zhú yǐng.
散亂東墻疏竹影。
mǎn zuò qīng wēi.
滿坐清微。
rù xiù hán quán bù shī yī.
入袖寒泉不濕衣。
mèng huí jiǔ xǐng.
夢回酒醒。
bǎi chǐ fēi lán míng bì jǐng.
百尺飛瀾鳴碧井。
xuě sǎ bīng huī.
雪灑冰麾。
gōng luò jiā rén bái yù jī.
攻落佳人白玉肌。
“散亂東墻疏竹影”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