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唱采菱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齊唱采菱歌”全詩
晚湖凈鑒新磨。
小舟飛棹去如梭。
齊唱采菱歌。
平野水云溶漾,小樓風日晴和。
濟南何在暮云多。
歸去奈愁何。
分類: 畫堂春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畫堂春(寄子由)》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畫堂春(寄子由)》是蘇軾的作品,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物活動。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柳花飛處麥搖波。
晚湖凈鑒新磨。
小舟飛棹去如梭。
齊唱采菱歌。
平野水云溶漾,
小樓風日晴和。
濟南何在暮云多。
歸去奈愁何。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物活動。蘇軾以細膩的筆觸表現了柳花飛舞的景象,柳花飄散在麥浪之間,形成了波浪般的起伏。接著,詩人描述了晚湖的景象,湖水清澈如鏡,仿佛是新磨過的。一艘小船迅速劃過湖面,如同飛梭一般。人們一起唱著采菱的歌曲,歡快地度過時光。平野上的水和云交融在一起,構成了美麗的景色,小樓中的風和日光明媚。然而,暮色降臨,濟南的方向不再清晰可見,夜空彌漫著厚重的云層。詩人思考著歸程,不禁感到愁苦。
賞析:
這首詩以蘇軾獨特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物活動,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人們的歡樂。柳花飛舞和麥浪起伏的描寫,給人以生動的視覺感受。晚湖清澈如鏡的描寫,展示了自然景觀的寧靜和美麗。小船飛梭的描寫,則表現出人們活動的忙碌和充滿生機。詩中的“齊唱采菱歌”一句,讓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歡樂氛圍。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寫平野上的水云和小樓中的風日,展示了春天的明媚和寧靜。然而,最后兩句詩中的暮云和歸愁,給整首詩帶來了一絲憂愁和離別的情感,增加了詩的情感層次。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和人物活動,展示了自然的美麗和人們的歡愉,同時也融入了離愁別緒的情感,使整首詩呈現出豐富的意境和情感。
“齊唱采菱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 táng chūn jì zǐ yóu
畫堂春(寄子由)
liǔ huā fēi chù mài yáo bō.
柳花飛處麥搖波。
wǎn hú jìng jiàn xīn mó.
晚湖凈鑒新磨。
xiǎo zhōu fēi zhào qù rú suō.
小舟飛棹去如梭。
qí chàng cǎi líng gē.
齊唱采菱歌。
píng yě shuǐ yún róng yàng, xiǎo lóu fēng rì qíng hé.
平野水云溶漾,小樓風日晴和。
jǐ nán hé zài mù yún duō.
濟南何在暮云多。
guī qù nài chóu hé.
歸去奈愁何。
“齊唱采菱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