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得衣裳總是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賜得衣裳總是緋”全詩
賜得衣裳總是緋。
每向華堂深處見,憐伊。
兩個心腸一片兒。
自小便相隨。
綺席歌筵不暫離。
苦恨人人分拆破,東西。
怎得成雙似舊時。
分類: 南鄉子
作者簡介(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南鄉子(雙荔支)》蘇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鄉子(雙荔支)》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作品。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地之間,萬物皆有其性質和作用。
給予的衣裳總是緋紅色的。
每次在華堂深處見到你,我都為你感到憐惜。
我們的心靈彼此相連,如同一片。
從小就相互陪伴。
在綺麗的席子和歡樂的宴席上,我們從未分離。
可惜,人們時常分割和破壞著這種親密關系。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無法重現舊時的雙人情景。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對親密關系和友誼的思考和懷念。詩人通過描述兩個人心靈的緊密聯系,表達了對深厚友誼的珍視和懷念之情。詩中描繪了華麗的場景和喜慶的氛圍,以突出詩人對友誼的強調。然而,詩末提到人們常常分隔和破壞這種關系,表達了對友誼易逝的遺憾和無奈。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思考和感慨。通過對兩個人心靈相連的描寫,詩人展示了友誼的珍貴和穩固。詩中的綺麗場景和歡樂氣氛,為詩人對友誼的贊美提供了強烈的對比。然而,詩末的轉折提醒人們友誼脆弱易逝,常常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和破壞。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感情的語言,喚起讀者對友誼的思考和珍視。詩人通過抒發對友誼的懷念,引發了讀者對于人際關系和情感紐帶的思考,強調了友誼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賜得衣裳總是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xiāng zǐ shuāng lì zhī
南鄉子(雙荔支)
tiān yǔ huà gōng zhī.
天與化工知。
cì dé yī shang zǒng shì fēi.
賜得衣裳總是緋。
měi xiàng huá táng shēn chù jiàn, lián yī.
每向華堂深處見,憐伊。
liǎng gè xīn cháng yī piān er.
兩個心腸一片兒。
zì xiǎo biàn xiāng suí.
自小便相隨。
qǐ xí gē yán bù zàn lí.
綺席歌筵不暫離。
kǔ hèn rén rén fēn chāi pò, dōng xī.
苦恨人人分拆破,東西。
zěn de chéng shuāng shì jiù shí.
怎得成雙似舊時。
“賜得衣裳總是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