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問清香絕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為問清香絕韻”全詩
璀璨寄來光欲溜。
正值文君病酒。
畫屏斜倚窗紗。
睡痕猶帶朝霞。
為問清香絕韻,何如解語梅花。
分類: 清平樂
作者簡介(李之儀)

李之儀(1038~1117)北宋詞人。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漢族,滄州無棣(慶云縣)人。哲宗元祐初為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從蘇軾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監內香藥庫,御史石豫參劾他曾為蘇軾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職。徽宗崇寧初提舉河東常平。后因得罪權貴蔡京,除名編管太平州(今安徽當涂),后遇赦復官,晚年卜居當涂。著有《姑溪詞》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題跋》二卷。
《清平樂(橘)》李之儀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平樂(橘)》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李之儀。這首詩以清新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冬日的景象。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西江霜后,萬點暄晴晝。
在西江的霜后,陽光明媚,萬物在晴朗的白晝中顯得溫暖而明亮。
璀璨寄來光欲溜。
光芒明亮,仿佛被寄送而來,欲要逃離而消失。
正值文君病酒。
此時正值文人少女病倒在酒后的時候。
畫屏斜倚窗紗。
畫屏斜斜地倚靠在窗紗上。
睡痕猶帶朝霞。
面上的睡痕仍帶有朝霞的顏色。
為問清香絕韻,何如解語梅花。
詩人詢問清香和音樂的絕妙之處,與梅花的語言相比如何。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意象描繪了一個寒冷冬日的景象。詩人通過對陽光、光芒和窗紗的描繪,展示了冬日的溫暖與明亮。在這樣的背景下,詩人描述了一個病倒的文人少女,她的面龐上仍帶有朝霞的睡痕。最后,詩人提出了一個問題,詢問清香和音樂與梅花相比,哪個更能表達出絕妙的意境。
整首詩以冬日景象為主題,通過描繪細節和運用比喻手法,呈現出了一種清新、富有詩意的氛圍。這首詩深邃而含蓄,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繪,傳達了一種隱含的情感和思考。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自然和人情的細膩觀察,以及對生活與藝術的思考。
“為問清香絕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píng lè jú
清平樂(橘)
xī jiāng shuāng hòu, wàn diǎn xuān qíng zhòu.
西江霜后,萬點暄晴晝。
cuǐ càn jì lái guāng yù liū.
璀璨寄來光欲溜。
zhèng zhí wén jūn bìng jiǔ.
正值文君病酒。
huà píng xié yǐ chuāng shā.
畫屏斜倚窗紗。
shuì hén yóu dài zhāo xiá.
睡痕猶帶朝霞。
wèi wèn qīng xiāng jué yùn, hé rú jiě yǔ méi huā.
為問清香絕韻,何如解語梅花。
“為問清香絕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十三問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