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憶添丁小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更憶添丁小小”全詩
黃菊欹烏帽。
不見清談人絕倒。
更憶添丁小小。
蜀娘漫點花酥。
酒槽空滴真珠。
兄弟四人別住,他年同插茱萸。
分類: 清平樂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清平樂(示知命)》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平樂(示知命)》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乍晴秋好。
初秋時節,天氣驟然放晴,景色宜人。
黃菊欹烏帽。
黃色的菊花低垂在烏黑的帽子上。
不見清談人絕倒。
不再見到那些善于清談的人,他們已經離去。
更憶添丁小小。
更加懷念家中添丁的那個小寶寶。
蜀娘漫點花酥。
蜀地的女子正在悠閑地點綴花酥(一種糕點)。
酒槽空滴真珠。
酒槽里空空蕩蕩地滴下真珠般的酒液。
兄弟四人別住,
四位兄弟分別居住,
他年同插茱萸。
但愿來年能夠一同插上茱萸(傳統節日用以祈福的植物)。
詩意和賞析:
《清平樂(示知命)》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寧靜平和的秋日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家庭和友情的思念和希望。
詩人在描繪秋日景色時,黃庭堅以簡潔明快的筆觸勾勒出晴朗秋天的美景,展現了一派寧靜祥和的氛圍。
詩中提到的黃菊欹烏帽,表達了作者對黃菊的喜愛和對自然美的贊美。同時,詩人也借此景物,映照出自己內心的孤寂和思念。
詩的下半部分,作者回憶起家庭中添丁的喜悅,表達了對家庭幸福的向往和對親情的珍視。
接著,詩中出現了蜀地的女子在漫不經意間點綴花酥的情景,將家庭溫馨與田園風光相結合,給人一種寧靜而愉悅的感覺。
最后兩句"兄弟四人別住,他年同插茱萸"表達了詩人對兄弟之情的思念和期盼。他希望將來能夠與兄弟們一同度過節日,共同分享歡樂和團聚的時刻。
整首詩通過對寧靜秋日景象和家庭情感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內心的平和與向往,表達了對人際關系和家庭幸福的渴望,以及對友情和親情的珍視。同時,詩中結構簡潔,意境明朗,展現了黃庭堅獨特的文學風格。
“更憶添丁小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píng lè shì zhī mìng
清平樂(示知命)
zhà qíng qiū hǎo.
乍晴秋好。
huáng jú yī wū mào.
黃菊欹烏帽。
bú jiàn qīng tán rén jué dǎo.
不見清談人絕倒。
gèng yì tiān dīng xiǎo xiǎo.
更憶添丁小小。
shǔ niáng màn diǎn huā sū.
蜀娘漫點花酥。
jiǔ cáo kōng dī zhēn zhū.
酒槽空滴真珠。
xiōng dì sì rén bié zhù, tā nián tóng chā zhū yú.
兄弟四人別住,他年同插茱萸。
“更憶添丁小小”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