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酒醒人散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寂寞酒醒人散后”全詩
與客攜壺上翠微。
已是有花兼有酒,良期。
不用登臨恨落暉。
滿酌不須辭。
莫待無花空折枝。
寂寞酒醒人散后,堪悲。
節去蜂愁蝶不知。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南鄉子》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鄉子》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黃菊滿東籬。與客攜壺上翠微。
已是有花兼有酒,良期。
不用登臨恨落暉。滿酌不須辭。
莫待無花空折枝。
寂寞酒醒人散后,堪悲。
節去蜂愁蝶不知。
詩詞中的中文譯文如下:
東籬上黃菊盛開。我與客人一起端著酒杯,登上翠微山。
此刻已經有了花和酒,美好的時光。
無需再登高遠望,遺憾地看著太陽落下。
滿滿的酒杯不必推辭。
不要等到花謝了才空折枝。
寂寞的時候,酒醒后人散去,令人感到悲哀。
節令過去,蜜蜂和蝴蝶不知道。
這首詩詞展示了黃庭堅的閑適生活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中描述了黃菊盛開在東籬上,他與客人一起品酒登上翠微山。詩人感嘆此刻已經有了美麗的花和美酒,是一個美好的時光。他表示不再需要登高遠望,不再有恨意,只是遺憾看太陽落下。他滿滿的酒杯不需要推辭,不等到花謝了才空折枝,而是在花開時盡情享受。詩的最后,黃庭堅感嘆寂寞的時候,酒醒后人散去,令人感到悲哀。節令過去,蜜蜂和蝴蝶不知所蹤,暗示季節的更替和人事的無常。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花酒景物,表達了黃庭堅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和對生命的思考。他以詩意的方式表達了對自然美的享受和對時光流逝的感嘆。整首詩詞以簡潔清新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生活的獨特見解,給人以深刻的藝術享受。
黃庭堅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的詩詞作品以清新簡潔、意境深遠而著稱。《南鄉子》展示了他對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敏銳觀察和深刻思考。詩中的黃菊、酒和山景,都是富有象征意味的元素,通過這些元素的描繪,詩人表達了他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人生無常的思考。
詩詞的開頭以黃菊滿東籬為景,黃菊盛開的景象象征著豐收和美好,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機和繁榮。黃庭堅與客人一起攜帶著酒壺登上翠微山,這里可以理解為一種遠離塵囂、享受自然的意境。詩人在這個美好的時刻感嘆已經擁有了花和酒,意味著他已經得到了豐盛和滿足,暗示了他對生活的珍惜和滿足感。
接下來的幾句詩表達了黃庭堅不再追求名利和功成名就的心態。他表示不再需要登高遠望,不再有恨意,只是遺憾看太陽落下。這里的太陽落下可以理解為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暫。他滿滿的酒杯不需要推辭,意味著他盡情享受當下的美好,不局限于功名利祿。
最后兩句表達了黃庭堅對生命的思考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他說莫待無花空折枝,意味著應該在花開時珍惜,不要等到花謝了才后悔。寂寞酒醒人散后,堪悲,暗示了人生的孤獨和無奈。節去蜂愁蝶不知可以理解為節令過去,蜜蜂和蝴蝶不再出現,暗示了季節的更替和人事的無常。
總體而言,黃庭堅的《南鄉子》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內心感受,表達了他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人生無常的思考。這首詩詞以簡潔清新的語言,富有意境和哲理,給人以深刻的藝術享受,并引發人們對生命和時光的思考。
“寂寞酒醒人散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xiāng zǐ
南鄉子
huáng jú mǎn dōng lí.
黃菊滿東籬。
yǔ kè xié hú shàng cuì wēi.
與客攜壺上翠微。
yǐ shì yǒu huā jiān yǒu jiǔ, liáng qī.
已是有花兼有酒,良期。
bù yòng dēng lín hèn luò huī.
不用登臨恨落暉。
mǎn zhuó bù xū cí.
滿酌不須辭。
mò dài wú huā kōng zhé zhī.
莫待無花空折枝。
jì mò jiǔ xǐng rén sàn hòu, kān bēi.
寂寞酒醒人散后,堪悲。
jié qù fēng chóu dié bù zhī.
節去蜂愁蝶不知。
“寂寞酒醒人散后”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