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士歸時腸斷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方士歸時腸斷處”全詩
方士歸來說風度。
梨花一枝春帶雨。
分釵半鈿愁殺人,上皇倚闌獨無語。
無語。
恨如許。
方士歸時腸斷處。
梨花一枝春帶雨。
半鈿分釵親付。
天長地久相思苦。
渺渺鯨波無路。
分類: 調笑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調笑歌》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調笑歌》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中原胡馬塵。
方士歸來說風度。
梨花一枝春帶雨。
分釵半鈿愁殺人,
上皇倚闌獨無語。
無語。恨如許。
方士歸時腸斷處。
梨花一枝春帶雨。
半鈿分釵親付。
天長地久相思苦。
渺渺鯨波無路。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人生離別和相思之苦的感嘆。詩中描繪了中原地區戰亂頻繁,胡馬奔騰的景象,以及一個方士回歸的情景。方士歸來時,他表現出風度和自信,這與現實世界的戰亂形成鮮明的對比。在春天的梨花盛開時,有一枝梨花帶著雨水,象征著離別時的悲傷和眼淚。詩人描述了一個女子分給自己一半釵子和鈿子的情景,這象征著他們之間的感情糾葛和無法割舍的愛戀。上皇倚在門檻上,默默無語,表達了他內心深處的痛苦和無奈。最后,詩人表示無語,他對現實的不滿和對離別的痛苦感到無以言表。整首詩詞透露出濃郁的離愁別緒和對愛情的苦惱。
賞析:
《調笑歌》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離別和相思的深切感受。詩中運用了描寫自然景象和人物心理的手法,通過梨花、雨水、釵子等意象的運用,將詩人內心的痛苦和無奈表達得淋漓盡致。整首詩詞情感真摯,細膩而深沉,給人以強烈的共鳴。通過對離別和相思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戰亂時代的不滿和對愛情的癡迷之情,同時也反映出了宋代社會的動蕩和人們內心的掙扎。整首詩詞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宋代文學中的佳作之一。
“方士歸時腸斷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áo xiào gē
調笑歌
zhōng yuán hú mǎ chén.
中原胡馬塵。
fāng shì guī lái shuō fēng dù.
方士歸來說風度。
lí huā yī zhī chūn dài yǔ.
梨花一枝春帶雨。
fēn chāi bàn diàn chóu shā rén, shàng huáng yǐ lán dú wú yǔ.
分釵半鈿愁殺人,上皇倚闌獨無語。
wú yǔ.
無語。
hèn rú xǔ.
恨如許。
fāng shì guī shí cháng duàn chù.
方士歸時腸斷處。
lí huā yī zhī chūn dài yǔ.
梨花一枝春帶雨。
bàn diàn fēn chāi qīn fù.
半鈿分釵親付。
tiān cháng dì jiǔ xiāng sī kǔ.
天長地久相思苦。
miǎo miǎo jīng bō wú lù.
渺渺鯨波無路。
“方士歸時腸斷處”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