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都不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湖南都不如”全詩
盈盈嬌女似羅敷。
湘江明月珠。
起來綰髻又重梳。
弄妝仍學書。
歌調態,舞工夫。
湖南都不如。
它年未壓白髭須。
同舟歸五湖。
分類: 阮郎歸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阮郎歸》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阮郎歸》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一首詞。以下是對這首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黃庭堅《阮郎歸》:
詞付之盈盈嬌女似羅敷。
湘江明月珠。
起來綰髻又重梳。
弄妝仍學書。
歌調態,舞工夫。
湖南都不如。
它年未壓白髭須。
同舟歸五湖。
詩意:
《阮郎歸》描繪了一位美麗嬌媚的女子,她在湘江邊迎接歸來的阮郎。詩中展現了女子的嬌弱和溫柔情感,以及作者對湖南美景和阮郎歸來的期待之情。
賞析:
這首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女子的容貌和情感。詞的開頭用“付之盈盈嬌女似羅敷”形容女子的嬌美,盈盈如春水般的柔媚之態。接著,詩人以湘江明月的比喻來烘托女子的美麗。女子起身綰髻,重新梳妝,仿佛在學習書中所記載的打扮方法,展現了她對阮郎歸來的期待和對自身形象的注重。
詩中還描述了女子的才藝,她歌唱的調子優美,舞蹈的技巧嫻熟,以此來對比湖南的歌舞表演,表達出湖南的表演者無法與她相比的意思。
在最后兩句中,詩人表達了對未來的期許。他說:“它年未壓白髭須,同舟歸五湖。”意思是阮郎年輕且容顏猶存,他們將一同回到美麗的五湖地區,展開新的生活。這里既流露出詩人對阮郎的思念之情,也透露出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總體而言,黃庭堅的《阮郎歸》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展現了女子的美麗和純真,以及對愛情和未來的期待,給人以溫馨而留戀的感覺。
“湖南都不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uǎn láng guī
阮郎歸
cí fù zhī
詞付之
yíng yíng jiāo nǚ shì luó fū.
盈盈嬌女似羅敷。
xiāng jiāng míng yuè zhū.
湘江明月珠。
qǐ lái wǎn jì yòu zhòng shū.
起來綰髻又重梳。
nòng zhuāng réng xué shū.
弄妝仍學書。
gē diào tài, wǔ gōng fū.
歌調態,舞工夫。
hú nán dōu bù rú.
湖南都不如。
tā nián wèi yā bái zī xū.
它年未壓白髭須。
tóng zhōu guī wǔ hú.
同舟歸五湖。
“湖南都不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