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柳腰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柳腰肢”全詩
正小雨初收,余寒未放,怯試單衣。
嬌癡。
最尤殢處,被羅襟、印了宿妝眉。
瀟灑春工斗巧,算來不在花枝。
芳菲。
正好踏春,攜素手、暫分飛。
料恨月愁花,多應瘦損,風柳腰肢。
歸期。
況春未老,過南園、尚及牡丹時。
拚卻欄邊醉倒,共伊插滿頭歸。
作者簡介(晁端禮)

晁端禮(1046~1113) 北宋詞人。名一作元禮。字次膺。開德府清豐縣(今屬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濟州任城(今山東濟寧),遂為任城人。一說徙家彭門(今江蘇徐州)。晁補之稱他為十二叔,常與唱和。神宗熙寧六年(1073)舉進士,歷單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縣,官滿授泰寧軍節度推官,遷知大名府莘縣事。因得罪上司,廢徙達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舉薦,應詔來到京城。適逢宮禁中蓮荷初生,他進《并蒂芙蓉》詞,大得徽宗稱賞。于是以承事郎為大晟府協律。黃稱他"與萬俟雅言(詠)齊名,按月律進詞"(《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七)。未及供職即病逝。
《木蘭花》晁端禮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木蘭花》
苦春宵漏短,夢回晚、酒醒遲。
正小雨初收,余寒未放,怯試單衣。
嬌癡。最尤殢處,被羅襟、印了宿妝眉。
瀟灑春工斗巧,算來不在花枝。
芳菲。正好踏春,攜素手、暫分飛。
料恨月愁花,多應瘦損,風柳腰肢。
歸期。況春未老,過南園、尚及牡丹時。
拚卻欄邊醉倒,共伊插滿頭歸。
中文譯文:
苦苦春宵漏水短,夢回時已深夜,醒來時卻太遲。
小雨剛停,寒意未消,我膽怯地穿上薄衣。
嬌柔的容顏。最令人愁苦的地方,紅羅衣上留下了殘妝的痕跡。
風華瀟灑的春工斗巧,可惜在花枝上找不到我的身影。
花朵正盛開芬芳。正好是踏春的時節,我牽著白皙的手,暫時分離。
我擔心月亮憂愁花朵,它們可能因此凋謝瘦弱,像風中的柳枝般婀娜多姿。
何時歸來?更何況春天還未到老,我要趁著南園的花開,尚能趕上牡丹盛放的時刻。
我放下一切,倚在欄邊醉倒,與她一起插滿頭發,共同回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晁端禮的作品,描述了春天的美好與離別的情愫。詩中的主人公形容自己度過了一個短暫而苦澀的春宵,醒來時已是深夜,錯過了寶貴的時光。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出春天的景象,小雨初停,寒意仍在,他畏怯地穿上薄衣。他描述自己嬌柔的容顏被紅羅衣上的妝痕所映襯,表達了對離別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詩人以花為喻,形容自己瀟灑而不羈,卻在花的世界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花朵盛開的芬芳氣息撲鼻而來,正是踏春的好時節,他牽著愛人的手,暫時分離。詩人擔心月亮的憂愁會使花朵凋謝,感嘆風中柳枝的婀娜多姿。他希望盡快歸來,因為春天還未老去,他想趁著南園的花開,盡情欣賞牡丹盛放的美景。
詩的最后,詩人放下一切,倚在欄邊醉倒,與愛人一起插滿頭發,共同回家。這里展現了對歸途的期盼和對歸家的依戀,表達了詩人對愛情和家庭的珍視和渴望。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婉約的語言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和離別情感。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描繪,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悔恨和對愛情和家庭的渴望。這首詩展示了晁端禮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對生活的獨特感悟,同時也體現了宋代文人的審美追求和情感世界。
“風柳腰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lán huā
木蘭花
kǔ chūn xiāo lòu duǎn, mèng huí wǎn jiǔ xǐng chí.
苦春宵漏短,夢回晚、酒醒遲。
zhèng xiǎo yǔ chū shōu, yú hán wèi fàng, qiè shì dān yī.
正小雨初收,余寒未放,怯試單衣。
jiāo chī.
嬌癡。
zuì yóu tì chù, bèi luó jīn yìn le sù zhuāng méi.
最尤殢處,被羅襟、印了宿妝眉。
xiāo sǎ chūn gōng dòu qiǎo, suàn lái bù zài huā zhī.
瀟灑春工斗巧,算來不在花枝。
fāng fēi.
芳菲。
zhèng hǎo tà chūn, xié sù shǒu zàn fēn fēi.
正好踏春,攜素手、暫分飛。
liào hèn yuè chóu huā, duō yīng shòu sǔn, fēng liǔ yāo zhī.
料恨月愁花,多應瘦損,風柳腰肢。
guī qī.
歸期。
kuàng chūn wèi lǎo, guò nán yuán shàng jí mǔ dān shí.
況春未老,過南園、尚及牡丹時。
pàn què lán biān zuì dào, gòng yī chā mǎn tóu guī.
拚卻欄邊醉倒,共伊插滿頭歸。
“風柳腰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