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撩亂撲羅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暗香撩亂撲羅衣”全詩
暗香撩亂撲羅衣。
醉眠惟有落花知。
玉筍纖纖初嗅罷,烏云娜娜亂簪時。
此般風韻雅相宜。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晁端禮)

晁端禮(1046~1113) 北宋詞人。名一作元禮。字次膺。開德府清豐縣(今屬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濟州任城(今山東濟寧),遂為任城人。一說徙家彭門(今江蘇徐州)。晁補之稱他為十二叔,常與唱和。神宗熙寧六年(1073)舉進士,歷單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縣,官滿授泰寧軍節度推官,遷知大名府莘縣事。因得罪上司,廢徙達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舉薦,應詔來到京城。適逢宮禁中蓮荷初生,他進《并蒂芙蓉》詞,大得徽宗稱賞。于是以承事郎為大晟府協律。黃稱他"與萬俟雅言(詠)齊名,按月律進詞"(《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七)。未及供職即病逝。
《浣溪沙》晁端禮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浣溪沙》
作者:晁端禮(宋代)
紫蔓凝陰綠四垂,
暗香撩亂撲羅衣。
醉眠惟有落花知,
玉筍纖纖初嗅罷,
烏云娜娜亂簪時。
此般風韻雅相宜。
中文譯文:
紫蔓凝結成陰綠的叢垂,
暗香讓人心猿意馬,衣袂撲動。
只有醉臥時才能知曉落花的滋味,
玉筍纖細的香氣初次聞過,
烏云低垂,簪子混亂擺動。
這樣的景象,風韻雅致,相得益彰。
詩意和賞析:
《浣溪沙》是晁端禮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幅春日的美麗景象。
詩中的"紫蔓凝陰綠四垂"描述了紫色的藤蔓盤繞在綠色的枝條上,形成了四處垂掛的景象。"暗香撩亂撲羅衣"意味著撲面而來的花香使人心神蕩漾,引發了內心的澎湃情感。
接下來的"醉眠惟有落花知"表達了只有在醉臥時,才能真正感受到落花的飄零與凋零。這里通過"醉眠"的情景,強調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和對美好事物的珍惜。
"玉筍纖纖初嗅罷"描繪了細小的花苞初次綻放散發的清香。這里的"玉筍"形象生動地表達了花苞嬌嫩的狀態。
最后的"烏云娜娜亂簪時"構成了整首詩的高潮部分,烏云低垂,簪子搖曳擺動,給整個場景增添了一絲神秘和動感。
整首詩以細膩婉轉的語言描繪了春日景色的美麗,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瞬息美景的珍惜之情。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細節的把握,詩人成功地創造出了一幅雅致動人的畫面,使讀者感受到春天的生機和美好。
“暗香撩亂撲羅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zǐ màn níng yīn lǜ sì chuí.
紫蔓凝陰綠四垂。
àn xiāng liáo luàn pū luó yī.
暗香撩亂撲羅衣。
zuì mián wéi yǒu luò huā zhī.
醉眠惟有落花知。
yù sǔn xiān xiān chū xiù bà, wū yún nà nà luàn zān shí.
玉筍纖纖初嗅罷,烏云娜娜亂簪時。
cǐ bān fēng yùn yǎ xiàng yí.
此般風韻雅相宜。
“暗香撩亂撲羅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