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翻玉管播朱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競翻玉管播朱弦”全詩
君王慈孝自天然。
四民有養躋仁壽,九族咸親邁古先。
歌舜日,詠堯年。
競翻玉管播朱弦。
須知大觀崇寧事,不愧生民下武篇。
分類: 鷓鴣天
作者簡介(晁端禮)

晁端禮(1046~1113) 北宋詞人。名一作元禮。字次膺。開德府清豐縣(今屬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濟州任城(今山東濟寧),遂為任城人。一說徙家彭門(今江蘇徐州)。晁補之稱他為十二叔,常與唱和。神宗熙寧六年(1073)舉進士,歷單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縣,官滿授泰寧軍節度推官,遷知大名府莘縣事。因得罪上司,廢徙達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舉薦,應詔來到京城。適逢宮禁中蓮荷初生,他進《并蒂芙蓉》詞,大得徽宗稱賞。于是以承事郎為大晟府協律。黃稱他"與萬俟雅言(詠)齊名,按月律進詞"(《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七)。未及供職即病逝。
《鷓鴣天》晁端禮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是宋代晁端禮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圣澤昭天下漏泉。
君王慈孝自天然。
四民有養躋仁壽,
九族咸親邁古先。
歌舜日,詠堯年。
競翻玉管播朱弦。
須知大觀崇寧事,
不愧生民下武篇。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宋代統治者的贊美和稱頌,以及對國家和人民的祝福。詩中提到君王懷有慈孝之心,這是與生俱來的品質。他的圣明之澤照耀全天下,就像一股清泉源源不斷地涌出。四民(指士農工商)因為君王的養育,能夠充分享受到仁德壽命的提升,九族(指親屬)也都親近和睦,延續了古代先賢的美德。詩中還歌頌了舜帝的時代和堯帝的年代,競相演奏玉管和彈奏朱弦,展示了當時社會的安寧和繁榮。最后,詩人呼吁人們要了解大觀(指國家的宏偉景象)和崇寧(指尊崇安寧)的重要事跡,以不辜負君王對人民的關懷,與生民下篇《武》(指文治武功)共同努力。
賞析:
《鷓鴣天》是一首充滿贊美之情的詩詞,通過表達對君王的贊頌和對國家繁榮的期盼,展現了作者對社會和人民幸福的渴望。詩中使用了許多富有音樂感的詞語,如"競翻玉管播朱弦",給人一種歡快舒暢的感覺。同時,通過對古代圣王的歌頌,強調了君王的仁德和智慧,以及對傳統美德的傳承。最后的呼吁更是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和人民的期望,希望大家共同努力,為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做出貢獻。整首詩詞以其簡潔明快的語言、飽含贊美的情感和積極向上的主題,給人一種振奮和激勵的感覺,體現了宋代時期的社會風貌和價值觀念。
“競翻玉管播朱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鷓鴣天
shèng zé zhāo tiān xià lòu quán.
圣澤昭天下漏泉。
jūn wáng cí xiào zì tiān rán.
君王慈孝自天然。
sì mín yǒu yǎng jī rén shòu, jiǔ zú xián qīn mài gǔ xiān.
四民有養躋仁壽,九族咸親邁古先。
gē shùn rì, yǒng yáo nián.
歌舜日,詠堯年。
jìng fān yù guǎn bō zhū xián.
競翻玉管播朱弦。
xū zhī dà guān chóng níng shì, bù kuì shēng mín xià wǔ piān.
須知大觀崇寧事,不愧生民下武篇。
“競翻玉管播朱弦”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