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惱人香爇是龍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惱人香爇是龍涎”全詩
紅綃四角綴金錢。
惱人香爇是龍涎。
枕上忽收疑是夢,燈前重看不成眠。
又還一段惡因緣。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浣溪沙(五之三)》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浣溪沙(五之三)》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觀
霜縞同心翠黛連,
紅綃四角綴金錢。
惱人香爇是龍涎,
枕上忽收疑是夢,
燈前重看不成眠。
又還一段惡因緣。
中文譯文:
白霜覆蓋的綢緞,象征著我們心意相通,翠黛相連。
紅綾布上綴滿了金錢。
讓人煩惱的香氣像是龍涎一樣燃燒。
躺在枕頭上,突然間覺得一切都是夢幻,眼前的燈光下,重復地看卻無法入眠。
又回到了一段不好的因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詩人秦觀的作品,描述了一段糾結、煩惱的心情。整首詩使用了細膩的描寫和意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無眠的夜晚。
首先,詩中提到的"霜縞"和"翠黛",以及"紅綃"和"金錢",都是貴重的綢緞和服飾的象征,意味著兩個人的心意相通,彼此相連。然而,作者接著提到了"惱人香爇是龍涎",將美好的情感與煩惱的香氣相聯系,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糾結和苦惱。
接下來,詩中描述了作者躺在床上的情景,忽然間產生了對一切的懷疑,覺得一切都可能只是一場夢境。在燈光的映照下,作者重復地看著周圍的一切,卻無法入眠,顯露出內心的焦慮和不安。
最后兩句"又還一段惡因緣",暗示了作者的困惑和痛苦,似乎陷入了一段不好的遭遇或情感糾葛。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象征意象,表現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苦悶。通過對美好與煩惱、夢幻與現實之間的交織和對比,傳達了一種深沉的情感。這是一首富有詩意和意境的宋代詩詞,展示了秦觀獨特的才華和對情感的敏感洞察力。
“惱人香爇是龍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wǔ zhī sān
浣溪沙(五之三)
shuāng gǎo tóng xīn cuì dài lián.
霜縞同心翠黛連。
hóng xiāo sì jiǎo zhuì jīn qián.
紅綃四角綴金錢。
nǎo rén xiāng ruò shì lóng xián.
惱人香爇是龍涎。
zhěn shàng hū shōu yí shì mèng, dēng qián zhòng kàn bù chéng mián.
枕上忽收疑是夢,燈前重看不成眠。
yòu hái yī duàn è yīn yuán.
又還一段惡因緣。
“惱人香爇是龍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