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相約騎黃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朝相約騎黃鵠”全詩
片云消盡明團玉。
水色山光相與綠。
煙樹簇。
移舟旋旁漁燈宿。
風外何人吹紫竹。
夢中聽是飛鸞曲。
葉落楓林聲蔌蔌。
幽興觸。
明朝相約騎黃鵠。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漁家傲》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漁家傲》是宋代秦觀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上涼飔情緒燠。
片云消盡明團玉。
水色山光相與綠。
煙樹簇。
移舟旋旁漁燈宿。
風外何人吹紫竹。
夢中聽是飛鸞曲。
葉落楓林聲蔌蔌。
幽興觸。
明朝相約騎黃鵠。
詩意:
這首詩以漁家生活為背景,表達了作者秦觀的豪情和樂觀精神。詩中通過描繪江上的景色和氣氛,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詩人以江邊漁家為載體,抒發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表達了追求理想和自由的豪情壯志。
賞析:
這首詩詞以江邊漁家的場景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漁家生活的細節,展現了作者秦觀豪放不羈的情懷和樂觀向上的精神。首先,作者描繪了江上的涼風吹拂,營造出舒適宜人的氣氛。"片云消盡明團玉"表現了天空明亮的景象,而"水色山光相與綠"則描繪了江水和山巒的綠色交相輝映。"煙樹簇"一句將煙霧和樹木融合在一起,增加了畫面的層次感。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夜晚的漁家生活。"移舟旋旁漁燈宿"描繪了漁船靠岸,燈火閃爍的情景。"風外何人吹紫竹"則表現了一種神秘的氛圍,暗示了自然界中的靈性存在。"夢中聽是飛鸞曲"暗示了詩人的夢幻和遐想,而"葉落楓林聲蔌蔌"則描繪了秋天的景象,給人以深沉的感觸。
最后兩句"幽興觸,明朝相約騎黃鵠"表達了詩人的豪情壯志和對未來的向往。詩人表達了自己追求理想和自由的決心,表示愿意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追逐夢想。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漁家生活的細節,以及表達作者的豪情和樂觀精神,展現了秦觀的藝術風格和人生態度。它充滿了對自由、理想和夢想的向往,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
“明朝相約騎黃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jiā ào
漁家傲
jiāng shàng liáng sī qíng xù yù.
江上涼飔情緒燠。
piàn yún xiāo jǐn míng tuán yù.
片云消盡明團玉。
shuǐ sè shān guāng xiāng yǔ lǜ.
水色山光相與綠。
yān shù cù.
煙樹簇。
yí zhōu xuán páng yú dēng sù.
移舟旋旁漁燈宿。
fēng wài hé rén chuī zǐ zhú.
風外何人吹紫竹。
mèng zhōng tīng shì fēi luán qū.
夢中聽是飛鸞曲。
yè luò fēng lín shēng sù sù.
葉落楓林聲蔌蔌。
yōu xìng chù.
幽興觸。
míng cháo xiāng yuē qí huáng gǔ.
明朝相約騎黃鵠。
“明朝相約騎黃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