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風清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涼風清露”全詩
庾樓月。
水天涵映秋澄徹。
秋澄徹。
涼風清露,瑤臺銀闕。
桂花香滿蟾蜍窟。
胡床興發霏談雪。
霏談雪。
誰家鳳管,夜深吹徹。
分類: 憶秦娥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憶秦娥》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憶秦娥》是宋代詩人秦觀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的景象,以及對過去的回憶。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憶起秦娥,庾樓上,望著明亮的月亮。月亮懸掛在庾樓上,水面和天空清澈地映照出秋天的景色。清涼的風吹拂著,露水滴落,瑤臺上的銀闕閃耀著光芒。桂花的香氣彌漫在蟾蜍的洞穴里。床上的人興致勃勃地談論著飛舞的雪花。不知是哪家的鳳管,深夜吹奏著,聲音穿透長空。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美好時光的回憶。詩人站在庾樓上,眺望著明亮的月亮,景色寧靜而美麗。月亮的倒影在水面上,與天空交相輝映,整個秋天都變得清澈透徹。清涼的風吹拂著,露水滴落,給人一種涼爽的感覺。瑤臺上的銀闕閃爍著光芒,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桂花的香氣彌漫在蟾蜍的洞穴里,營造出一種寧靜而芬芳的氛圍。床上的人談論著飛舞的雪花,表現出他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欣喜之情。夜深了,一曲鳳管聲響徹長空,給人一種高亢激昂的感覺,也使詩中的景象更加生動。
整首詩以秋夜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月亮、水面、清風、桂花和鳳管的音樂等元素,營造出一種寧靜、美好的氛圍。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這首詩以其優美的語言和鮮明的意象展示了宋代詩歌的特點,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涼風清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qín é
憶秦娥
tóu yī piàn yǔ lóu yuè.
頭一片庾樓月。
yǔ lóu yuè.
庾樓月。
shuǐ tiān hán yìng qiū chéng chè.
水天涵映秋澄徹。
qiū chéng chè.
秋澄徹。
liáng fēng qīng lù, yáo tái yín què.
涼風清露,瑤臺銀闕。
guì huā xiāng mǎn chán chú kū.
桂花香滿蟾蜍窟。
hú chuáng xīng fā fēi tán xuě.
胡床興發霏談雪。
fēi tán xuě.
霏談雪。
shuí jiā fèng guǎn, yè shēn chuī chè.
誰家鳳管,夜深吹徹。
“涼風清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