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倚闌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寂寞倚闌干”全詩
早又是、半天驚籟,滿庭鳴葉。
幾處搗殘深院日,誰家敲落高樓月。
道聲聲、總是玉關情,情何切。
斗云起,偏激烈。
隨風去,還幽咽。
正歸鴻簾幕,棲鴉城闕。
閨閣幽人千里思,江湖旋客經年別。
當此時、寂寞倚闌干,成愁結。
分類: 滿江紅
作者簡介(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蘇軾過揚州,親自看望秦觀,正巧孫覺、王鞏亦在高郵,乃相約游東岳廟,載酒論文,吟詩作賦,一時傳為佳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滿江紅(詠砧聲)》秦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滿江紅(詠砧聲)》是宋代詩人秦觀的作品。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滿江紅(詠砧聲)
一派秋聲,年年向、初寒時節。
早又是、半天驚籟,滿庭鳴葉。
幾處搗殘深院日,誰家敲落高樓月。
道聲聲、總是玉關情,情何切。
斗云起,偏激烈。
隨風去,還幽咽。
正歸鴻簾幕,棲鴉城闕。
閨閣幽人千里思,江湖旋客經年別。
當此時、寂寞倚闌干,成愁結。
譯文:
一片秋聲,每年都在初寒的時節。
早晨又是一片驚人的聲音,滿園飄落的樹葉在鳴叫。
幾處深院傳來殘陽,不知是哪家的高樓上敲打的月光。
聲音一陣陣,總是帶著對鄉關的思念,思念之情何其切。
云層翻騰,顯得異常激烈。
隨著風飄逝,依然幽咽。
正歸途中的行旅,停歇在烏鴉停棲的城門。
閨閣中的孤寂人兒思念千里,江湖上的旅客經年離別。
在這個時刻,寂寞地倚在欄桿上,愁緒交織成結。
詩意和賞析:
《滿江紅(詠砧聲)》以秋天的景象為背景,描述了秋天初寒時的景色和聲音。詩中的“滿江紅”指的是滿江的紅葉,象征著秋天的美麗和寂寞。整首詩以描繪秋聲為主線,通過描寫鳴葉、敲落的高樓月、斗云翻騰等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旅客經年離別的感傷之情。
詩中的“玉關情”指的是對鄉關的思念之情,反映了作者對離鄉的憂思與牽掛。而“棲鴉城闕”則描繪了停棲的烏鴉和寂寞的城門,凸顯了詩人寂寞的心境。
整首詩以秋天的景色和聲音為線索,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類情感,展現了作者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旅途中漂泊和別離的感傷。通過對聲音的描繪,詩人將自然景物和人的情感融為一體,表達了深深的思鄉之情和對離別的痛苦的體驗。整首詩以寂寞、愁緒為主旨,將詩人的情感與秋天的景色融為一體,給人以深刻的感受和共鳴。
“寂寞倚闌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n jiāng hóng yǒng zhēn shēng
滿江紅(詠砧聲)
yī pài qiū shēng, nián nián xiàng chū hán shí jié.
一派秋聲,年年向、初寒時節。
zǎo yòu shì bàn tiān jīng lài, mǎn tíng míng yè.
早又是、半天驚籟,滿庭鳴葉。
jǐ chù dǎo cán shēn yuàn rì, shuí jiā qiāo luò gāo lóu yuè.
幾處搗殘深院日,誰家敲落高樓月。
dào shēng shēng zǒng shì yù guān qíng, qíng hé qiè.
道聲聲、總是玉關情,情何切。
dòu yún qǐ, piān jī liè.
斗云起,偏激烈。
suí fēng qù, hái yōu yè.
隨風去,還幽咽。
zhèng guī hóng lián mù, qī yā chéng què.
正歸鴻簾幕,棲鴉城闕。
guī gé yōu rén qiān lǐ sī, jiāng hú xuán kè jīng nián bié.
閨閣幽人千里思,江湖旋客經年別。
dāng cǐ shí jì mò yǐ lán gān, chéng chóu jié.
當此時、寂寞倚闌干,成愁結。
“寂寞倚闌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仄韻) 去聲十五翰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