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淮渺渺寒煙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長淮渺渺寒煙白”全詩
憑欄人是霜臺客。
時句妙春豪。
風云不啻高。
樽前人已老。
余恨連芳草。
一曲酒醒時。
梧桐月欲低。
分類: 菩薩蠻
《菩薩蠻》趙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菩薩蠻》是宋代趙令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長淮江景的寒冷和凄美,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悲歡的感慨。
以下是《菩薩蠻》的中文譯文:
長淮渺渺寒煙白,憑欄人是霜臺客。
時句妙春豪,風云不啻高。
樽前人已老,余恨連芳草。
一曲酒醒時,梧桐月欲低。
詩意:
《菩薩蠻》以長淮江景為背景,描述了江水茫茫,寒煙籠罩,給人一種凄美的感覺。詩人站在江邊的欄桿上,觀賞江景,他感嘆自己像是一位流落的客人。他認為詩句的妙趣和春天的豪放之美,不亞于風云變幻的高遠景色。在酒宴之前,他看到了年華已逝,感到了歲月的無情。他心中有一份對逝去歲月和美好事物的遺憾之情。當他酒醒時,梧桐樹上的明月將要降落。
賞析:
《菩薩蠻》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長淮江景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光陰流逝和人事悲歡的思考和感慨。詩中采用了對比手法,將長淮江的寒冷和白霧的籠罩與詩人的心境相映襯,營造出一種憂傷、寂寞的氛圍。
詩中的“憑欄人是霜臺客”一句,用“霜臺客”來比喻自己,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和流落之感。他將自己置身于江景之中,感受著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
詩句“時句妙春豪,風云不啻高”表達了詩人對詩句的贊美,他認為詩句中蘊含著春天的豪放之美,不亞于壯麗的風云變幻。
接下來的幾句詩,詩人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歲月無情的感慨。他看到了酒宴前的人已經老去,感嘆時間的流逝,也表達了自己對美好事物逝去的遺憾之情。
最后一句詩以梧桐樹和明月作為意象,描繪了酒醒時明月已經西斜的景象,給人一種寂寞和凄美的感覺。
總體而言,趙令的《菩薩蠻》通過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長淮江的景色,并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寄托了詩人對光陰流逝和人事悲歡的感慨。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和表現自然景色上相得益彰,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長淮渺渺寒煙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菩薩蠻
zhǎng huái miǎo miǎo hán yān bái.
長淮渺渺寒煙白。
píng lán rén shì shuāng tái kè.
憑欄人是霜臺客。
shí jù miào chūn háo.
時句妙春豪。
fēng yún bù chì gāo.
風云不啻高。
zūn qián rén yǐ lǎo.
樽前人已老。
yú hèn lián fāng cǎo.
余恨連芳草。
yī qǔ jiǔ xǐng shí.
一曲酒醒時。
wú tóng yuè yù dī.
梧桐月欲低。
“長淮渺渺寒煙白”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