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燭映簾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燭映簾櫳”出自宋代賀鑄的《天香》, 詩句共4個字,詩句拼音為:zhú yìng lián lóng,詩句平仄:平仄平平。

    “燭映簾櫳”全詩

    《天香》
    煙絡橫林,山沈遠照,迤邐黃昏鐘鼓。
    燭映簾櫳,蛩催機杼,共苦清秋風露。
    不眠思婦,齊應和、幾聲砧杵。
    驚動天涯倦宦,骎骎歲華行暮。
    當年酒狂自負,謂東君、以春相付。
    流浪征驂北道,客檣南浦,幽恨無人晤語。
    賴明月、曾知舊游處。
    好伴云來,還將夢去。

    作者簡介(賀鑄)

    賀鑄頭像

    賀鑄(1052~1125) 北宋詞人。字方回,號慶湖遺老。漢族,衛州(今河南衛輝)人。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唐賀知章后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

    天香·煙絡橫林翻譯及注釋

    翻譯
    煙霧籠罩樹林斜陽落入遠山,黃昏的鐘鼓聲斷斷續續傳來。燭光映照窗戶蟋蟀如催機杼,每個人都怨恨這清秋的風露。睡不著覺的那些可憐的思婦,在風聲蟲聲中送來聲聲砧杵。這聲音驚動了漂泊天涯的倦客,才發現又已到了歲暮時節。
    想當年我曾經以酒狂而自負,以為春神把三春的美景交付。想不到終年流浪奔波于北路,有時候也乘坐征船離開南浦,滿腔的幽思也無人可以傾訴。依賴明月知道過去游冶去處,把她帶到我這又送到她那。

    注釋
    ①天香:唐釋道世《法苑珠林》云:“天童子天香甚香。”調名本此。又名《天香慢》、《伴云來》、《樓下柳》。
    ②遠照:落日余輝。
    ③迤邐(yǐlǐ):也作邐迤。本指山脈曲折連綿,此借指鐘鼓聲由遠而近相繼傳來。
    ④簾櫳:窗簾與窗牖。
    ⑤蛩催機杼:唐鄭愔《秋閨》詩:“機杼夜蛩催。”蛩(qióng):蟋蟀,古幽州人稱作“趨織”,又欲稱“促織”。
    ⑥砧杵:砧音真,杵音礎。搗衣石及棒槌。搗衣,以衣漬水,置砧石上,以杵擊之,以拆洗寒衣也。
    ⑦天涯倦宦:倦于在異鄉做官或求仕。
    ⑧骎骎(qīn qīn):馬疾奔貌,形容時光飛逝。
    ⑨酒狂;《漢書·蓋寬饒傳》:蓋自語曰:“我乃酒狂。”
    ⑩東君:“東君”為司春之神。
    ?驂(cān):本指車前三或四匹駕馬中轅馬邊上的馬,此處代指馬。征驂,遠行的馬。
    ?幽恨:深藏于心中的怨恨。晤語:對語。無人晤語:無人談心抒懷。《詩經·陳風·東門之池》:“彼美淑姬,可與晤語。”
    ?將:帶,送。

    天香·煙絡橫林鑒賞

      此篇寫游宦羈旅、悲秋懷人的落寞情懷。這種題材,是柳永最擅勝場的。賀鑄此詞筆力道勁,揮灑自如,不讓柳屯田專美于前。就章法而言,平鋪直敘,猶見出柳永的影響。但柳詞融情人景,在描畫自然景物上落墨較多;賀鑄則融景人情,筆鋒主要圍繞著情思盤旋,又有著自己的面目,不盡蹈襲前人。

      “煙絡橫林,山沉遠照,邐迤黃昏鐘鼓。”起三句寫旅途中黃昏時目之所接、耳之所聞:暮靄氤氳,縈繞著遠處呈橫向展延的林帶;天邊,落目的余暉漸漸消逝在蜿蜒起伏的群山中;隱隱約約傳來一聲聲報時的鐘鼓,告訴旅人夜幕就要降臨。詞人筆下的曠野薄暮,境界開闊,氣象蒼茫,于壯美之中透出一縷悲涼,發端即精彩不凡,鎮住了臺角。

      三句中,“絡”、“沉”、“迤邐”等字鍛煉甚工,是詞眼所在。“煙絡橫林”,如作“煙鎖橫林”或“煙籠橫林”,未始不佳,但“鎖”字、“籠”字詩詞中用得濫熟,不及“絡”字生新。且“鎖”、“籠”均為上聲,音低而啞,而“絡”為人聲,短促有力。“煙”、“橫”、“林”三字皆平,得一入聲字介乎其間,便生脆響。若換用上聲字,全句就軟弱了。“山沉遠照”,“沉”字本是尋常字面,但用在這里,卻奇妙不可勝言。它,使連亙的山脈幻作了湖海波濤,固態呈現為流質;又賦虛形以實體,居然令那漫漶的夕曛也甸甸焉有了重量:其作用宛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至于“迤邐”,前人多用以形容山川的綿延不斷,如三國魏吳質《答東阿王書》:“夫登東岳者,然后知眾山之邐迤也。”唐韋應物《灃上西齋寄諸友》詩:“清川下邐迤。”詞人巧借來描寫鐘鼓聲由遠及近的迢遞而至,這就寫出了時間推移的空間排列,使聽覺感受外化為視覺形象。

      “燭映簾櫳,蛩催機杼,共苦清秋風露。”次三句仍敘眼前景、耳邊聲,不過又益以心中情,且場面有所轉換——由曠野之外進入客舍之內,時間也順序后移——此時已是夜靜更深。蠟燭有芯,燃時滴淚;蛩即蟋蟀,秋寒則鳴。這兩種意象,經過一代代詩人的反復吟詠,積淀了深重的“傷別”和“悲秋”的義蘊。“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這是杜牧《贈別》詩中的名句。“蟋蟀不離床,伴人愁夜長”,這是賀鑄自己的新辭(《菩薩蠻·爐煙微度流蘇帳》)。兩句正好用來為此處一段文字作注。“共苦”者,非“燭”與“蛩”相與為苦,而是“燭”、“蛩”與我一道愁苦。詞人心中自苦,故眼前燭影、耳邊蛩鳴無一不苦也。

      “不眠思婦,齊應和、幾聲砧杵。驚動天涯倦宦,馭駿歲華行暮。”燭影搖曳,蛩聲顫抖,愁人已不能堪了,偏又“斷續寒砧斷續風”、“數聲和月到簾櫳”(李煜《搗練子令·深院靜》),因思念征人而夜不成寐的閨婦們正在揮杵搗衣,準備捎給遠方的夫婿——這直接包含著人類情感的聲音,當然比黃昏鐘鼓、暮夜蟲鳴更加強烈地震撼了作者那一顆厭倦游宦生活的天涯浪子之心,使他格外思念或許此刻也在思念著他的那個“她”。可是,詞人還不肯即時便將此意和盤托出,他驀地一筆跳開,轉從砧杵之為秋聲這一側面來寫它對自己的震動:“啊,歲月如駿馬奔馳,又是一年行將結束了!”

      “當年酒狂自負,謂東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驂北道,客檣南浦。”歲月的流逝也就是生命的流逝,季節的秋天使詞人痛楚地意識到了人生的秋天。過片后四句,即二句一挽,二句一跌,敘寫青春幻想在生命歷程中的破滅:年輕時尚氣使酒,自視甚高,滿以為司春之神“東君”會加意垂青,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灑下一片明媚的春光;沒想到多年來仕途坎坷,沉淪下僚,竟被驅來遣去,南北奔波,無有寧日。詞中“流浪”二句中省去了“長年來”、“不意”(不料)等字面。散文句法有“承前省略”、“探后省略”,此處則是詩詞句法中的又一種特殊省略。這一省略造成了“流浪”二句的突如其來之勢。如此不用虛字斡旋而徑對上文作陡接急轉之法,即詞家所謂“空際轉身”,非具大神力不能也(說見清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

      “幽恨無人晤語。”青春消歇,事業蹉跎,詞人自不免有英雄失路的深恨,欲向知己者訴說。然而冷驛長夜,形只影獨,實無伴侶可慰寂寥。此句暗里反用《詩·陳風·東門之池》:“彼美淑姬,可與晤語。”幾經騰挪之后,終于以極為含蓄的表達方式將自己因聽思婦砧杵而觸發的懷人情緒作了坦白。其所深切思念著的這位“淑姬”,真是“干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賴明月、曾知舊游處,好伴云來,還將夢去。”“彼美淑姬”既已逗出,就不需再忸怩作態了,于是詞人乃放筆直抒那干山萬水所阻隔不了的相思:幸有天邊明月曾經窺見過我們歡會的秘密,它當然認識伊人的家了,那么,就請它陪伴著化作彩云的伊人飛到我的夢里來,而后再負責把她送回去吧。“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南朝宋謝莊《月賦》中傳誦千古的名句,還不過是把“明月”作為一個被動、靜止、純客觀的中介物,使兩地相思之人從共仰其清輝中得到千里如晤的精神慰藉;詞人卻視“明月”為具備感情和主觀行為能力的良媒,如唐傳奇中的“紅娘”、“昆侖奴”和“黃衫客”——天外奇想,詩中杰構,其藝術魅力似又在謝《賦》之上了。

      張炎《詞源》曰:“一曲之中,安能句句高妙?只要拍搭襯副得去,于好發揮筆力處,極要用工,不可輕易放過,讀之使人擊節可也。”此篇以景語起,以情語結,經意之筆即在這一頭一尾。起三句以煉字勝,已自登高;末三句以煉意勝,更造其極。

      全詞用了不少對比手法,從時間方面看,當年與如今對比;從形象方面看,“狂生”與“倦宦”對比;從心情方面看,“自負”與“幽恨”對比。

      此詞以健筆寫柔情,屬辭峭拔,風格與一般婉約詞的軟語旖旎大異其趣。賀鑄出身為一弓刀武俠,因此即便是寫情詞也不免時而露出幾分英氣。清陳廷焯評曰:“方回詞,兒女、英雄兼而有之。”(《云韶集》)此篇又是典型的一例。

    天香·煙絡橫林創作背景

      賀鑄生性耿直,為人豪俠任氣,不媚權貴,也有人稱其相貌奇丑(陸游:“方回狀貌奇丑,謂之賀鬼頭”),因此,在那個趨炎附勢的時代,他不被重用是理所當然的。這首《天香》詞就是作者借悲秋懷人之情,抒發其不平之氣。

    “燭映簾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ān xiāng
    天香

    yān luò héng lín, shān shěn yuǎn zhào, yǐ lǐ huáng hūn zhōng gǔ.
    煙絡橫林,山沈遠照,迤邐黃昏鐘鼓。
    zhú yìng lián lóng, qióng cuī jī zhù, gòng kǔ qīng qiū fēng lù.
    燭映簾櫳,蛩催機杼,共苦清秋風露。
    bù mián sī fù, qí yìng hè jǐ shēng zhēn chǔ.
    不眠思婦,齊應和、幾聲砧杵。
    jīng dòng tiān yá juàn huàn, qīn qīn suì huá xíng mù.
    驚動天涯倦宦,骎骎歲華行暮。
    dāng nián jiǔ kuáng zì fù, wèi dōng jūn yǐ chūn xiāng fù.
    當年酒狂自負,謂東君、以春相付。
    liú làng zhēng cān běi dào, kè qiáng nán pǔ, yōu hèn wú rén wù yǔ.
    流浪征驂北道,客檣南浦,幽恨無人晤語。
    lài míng yuè céng zhī jiù yóu chù.
    賴明月、曾知舊游處。
    hǎo bàn yún lái, hái jiāng mèng qù.
    好伴云來,還將夢去。

    “燭映簾櫳”平仄韻腳

    拼音:zhú yìng lián lóng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燭映簾櫳”的相關詩句

    “燭映簾櫳”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燭映簾櫳”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燭映簾櫳”出自賀鑄的 《天香·煙絡橫林》,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