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似那回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休似那回時”全詩
忍淚一春愁,過卻花時節。
相見話相思,重與臨風月。
休似那回時,無事還輕別。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生查子》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生查子》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夜晚與佳人相聚共飲,梅花仍然飄雪般落下。
忍著淚水度過了一個春天的憂愁,經歷了花開花謝的時節。
再次相見,暢談相思之情,深深沉浸在風和月色之中。
但愿此刻能像當初那般輕松,毫無牽掛地分別。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次夜晚與佳人共度的離別之情。詩人在夜晚與心愛的人相聚共飲時,梅花仍然飄落,猶如雪花紛紛揚揚。詩人內心充滿了憂愁,但他忍住淚水,度過了一個春天的傷感。當再次相見時,他們暢談相思之情,沉浸在風和月的美好之中。詩人希望能夠像當初一樣輕松無憂地分別,不再有任何牽掛和煩惱。
賞析:
《生查子》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離別的情感。詩中運用了梅花飄雪的意象,通過描繪梅花的堅韌和孤獨,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和離別的痛苦。詩人通過描述相聚時的美好時光和相思之情,展現了對愛情的向往和渴望。最后,詩人希望分別時能夠輕松無憂,沒有任何牽掛,展現了他對美好回憶的珍視和對未來的期許。
這首詩詞簡潔而精致,通過自然的意象和深情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愛情的追求。它以優美的語言和深刻的情感打動人心,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憂愁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才華和情感的細膩表達,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休似那回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ēng zhā zǐ
生查子
yè yǐn bié jiā rén, méi xiǎo yóu piāo xuě.
夜飲別佳人,梅小猶飄雪。
rěn lèi yī chūn chóu, guò què huā shí jié.
忍淚一春愁,過卻花時節。
xiāng jiàn huà xiāng sī, zhòng yǔ lín fēng yuè.
相見話相思,重與臨風月。
xiū shì nà huí shí, wú shì hái qīng bié.
休似那回時,無事還輕別。
“休似那回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