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覺蓬萊三島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便覺蓬萊三島近”全詩
便覺蓬萊三島近。
水秀山明。
縹緲仙姿畫不成。
廣寒丹桂。
豈是夭桃塵俗世。
只恐乘風。
飛上瓊樓玉宇中。
分類: 木蘭花
作者簡介(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減字木蘭花》周邦彥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減字木蘭花》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周邦彥。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吹拂著她的長發,霧籠罩著她的臉頰。
立刻感到蓬萊仙境近在眼前,那里有美麗的三座島嶼。
水流優美,山峰明亮。
她的仙姿如此飄渺,仿佛無法被畫成圖畫。
廣寒仙境中盛開著紅色的桂花。
這不是塵世間平凡的桃花,而是屬于神仙的桂花。
只是擔心乘風而去,飛上瓊樓玉宇之中。
詩意:
《減字木蘭花》描繪了一幅風景如畫的仙境,以及其中一位仙子的形象。詩中通過描寫她的風鬟霧鬢、蓬萊三島的美景、水秀山明和仙姿的縹緲之美,展現了仙境的神奇和仙子的超凡脫俗。廣寒丹桂象征著仙境中的奇特花卉,與塵世間的夭桃形成鮮明對比。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擔心,擔心仙子會乘風離去,飛到瓊樓玉宇之中,遠離塵世。
賞析:
《減字木蘭花》以精煉的語言描繪了仙境的美麗景色和仙子的神秘形象,通過對比塵世和仙境的差異,展現了人們對超越塵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如風鬟霧鬢、蓬萊三島、水秀山明等,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所描繪的仙境之美。同時,廣寒丹桂與夭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仙境中的瑰麗和超凡性質。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仙子離去的擔心,展現了對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仙境的美麗和超凡的仙子形象,給人以美的享受和遐想空間。它描繪了一種理想化的境界,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和超越塵世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子對仙境和仙子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對塵世浮華的厭倦和擔憂。
“便覺蓬萊三島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減字木蘭花
fēng huán wù bìn.
風鬟霧鬢。
biàn jué péng lái sān dǎo jìn.
便覺蓬萊三島近。
shuǐ xiù shān míng.
水秀山明。
piāo miǎo xiān zī huà bù chéng.
縹緲仙姿畫不成。
guǎng hán dān guì.
廣寒丹桂。
qǐ shì yāo táo chén sú shì.
豈是夭桃塵俗世。
zhǐ kǒng chéng fēng.
只恐乘風。
fēi shàng qióng lóu yù yǔ zhōng.
飛上瓊樓玉宇中。
“便覺蓬萊三島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二吻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