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帽北游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茸帽北游裝”全詩
風緊雁無行。
重尋舊日岐路,茸帽北游裝。
期信杳,別離長。
遠情傷。
風翻酒幔,寒凝茶煙,又是何鄉。
分類: 訴衷情
作者簡介(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訴衷情(商調)》周邦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訴衷情(商調)》是宋代文學家周邦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堤前亭午未融霜。
風緊雁無行。
重尋舊日岐路,
茸帽北游裝。
期信杳,別離長。
遠情傷。
風翻酒幔,
寒凝茶煙,
又是何鄉。
詩意:
這首詩詞描寫了一種離別之情。詩人周邦彥以自然景色和季節變化作為背景,表達了自己對遠方親友的思念之情。他描述了堤岸上午日未融化的霜,寒風緊緊地吹著,卻沒有雁群飛行的痕跡。他懷念過去與親友共同走過的道路,戴著茸帽準備北游。他期待著來信,但信件卻遠在天涯,離別之苦長久而深刻。風吹動酒幔,寒氣凝結茶煙,讓他更加思念遠方的故鄉。
賞析:
《訴衷情(商調)》以婉約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離別之情。詩人巧妙地運用自然景物與人情相結合的手法,營造出一種寂寞、哀傷的氛圍。堤前的未融霜和風緊的描寫,暗示著詩人內心的冷清和凄涼。詩中的"重尋舊日岐路"表達了詩人對曾經與親友共同走過的道路的回憶和懷念,而"茸帽北游裝"則顯示出他渴望遠行的心情。詩人期待來信,卻只能在遠方空想,離別之苦愈加深刻。最后兩句"風翻酒幔,寒凝茶煙"通過描寫風吹動酒幔和寒氣凝結茶煙,將詩人內心的思念之情進一步加深,表達了他對遠方故鄉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的描寫為背景,通過對細節的刻畫和情感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離愁別緒。同時,詩中運用了婉約細膩的語言和意象的組合,使整首詩詞給人一種凄美、悲切的感覺,讓讀者產生對離別之情的共鳴。這首詩詞在宋代文學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展示了當時文人士子對離鄉別親的思念之情和對自然景物的獨特感悟。
“茸帽北游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zhōng qíng shāng diào
訴衷情(商調)
dī qián tíng wǔ wèi róng shuāng.
堤前亭午未融霜。
fēng jǐn yàn wú xíng.
風緊雁無行。
zhòng xún jiù rì qí lù, rōng mào běi yóu zhuāng.
重尋舊日岐路,茸帽北游裝。
qī xìn yǎo, bié lí zhǎng.
期信杳,別離長。
yuǎn qíng shāng.
遠情傷。
fēng fān jiǔ màn, hán níng chá yān, yòu shì hé xiāng.
風翻酒幔,寒凝茶煙,又是何鄉。
“茸帽北游裝”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