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橋歌舞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二十四橋歌舞地”全詩
只有文君知曲意。
簾烘樓迥月宜人,酒暖香融春有味。
萋萋芳草迷千里。
惆悵王孫行未已。
天涯回首一銷魂,二十四橋歌舞地。
分類: 玉樓春
作者簡介(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玉樓春(仙呂惆悵)》周邦彥 翻譯、賞析和詩意
《玉樓春(仙呂惆悵)》是宋代文人周邦彥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琴虛下傷心淚。
只有文君知曲意。
簾烘樓迥月宜人,
酒暖香融春有味。
萋萋芳草迷千里。
惆悵王孫行未已。
天涯回首一銷魂,
二十四橋歌舞地。
詩意:
這首詩詞以玉樓春景為背景,表達了作者仙呂的憂愁和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一個玉樓中的場景,玉琴虛放,作者傷心落淚。只有文君(指知音)才能理解他內心歌曲的意境。簾子拉開,樓中的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好,酒暖人心,花香彌漫,讓人感受到春天的滋味。茂盛的芳草在迷霧中延綿千里,作者對遠行的王孫感到憂愁和遺憾。當天涯回首時,一切美好如夢一般消逝,只留下深深的銷魂之感。最后提到二十四橋,可能是指杭州的西湖景色,描繪了橋上的歌舞歡樂場景。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玉樓春景和作者內心的惆悵之情。詩中運用了一些意象,如玉琴、文君、簾烘樓迥、酒香花草等,通過這些意象的交織,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美好時光的追憶。詩中的玉樓春景描繪得如詩如畫,給人以美好的感受,而作者的惆悵之情則給整首詩詞增添了一絲憂傷和離愁。最后一句以二十四橋歌舞地作結,呼應了詩的開頭,將整首詩詞循環起來,給人以回味和思考。
該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簡潔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將作者內心的思緒和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同時,通過對春景和人情的描繪,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作者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逝去的緬懷。整首詩詞以簡短的語言傳遞出了豐富的情感,具有一定的藝術感染力。
“二十四橋歌舞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lóu chūn xiān lǚ chóu chàng
玉樓春(仙呂惆悵)
yù qín xū xià shāng xīn lèi.
玉琴虛下傷心淚。
zhǐ yǒu wén jūn zhī qū yì.
只有文君知曲意。
lián hōng lóu jiǒng yuè yí rén, jiǔ nuǎn xiāng róng chūn yǒu wèi.
簾烘樓迥月宜人,酒暖香融春有味。
qī qī fāng cǎo mí qiān lǐ.
萋萋芳草迷千里。
chóu chàng wáng sūn xíng wèi yǐ.
惆悵王孫行未已。
tiān yá huí shǒu yī xiāo hún, èr shí sì qiáo gē wǔ dì.
天涯回首一銷魂,二十四橋歌舞地。
“二十四橋歌舞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