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佯向人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佯向人前”全詩
玉帶小排方。
喧傳京國聲價,年少最無量。
花閣迥,酒筵香。
想難忘。
而今何事,佯向人前,不認周郎。
分類: 訴衷情
作者簡介(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訴衷情》周邦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訴衷情
當時選舞萬人長,
玉帶小排方。
喧傳京國聲價,
年少最無量。
花閣迥,酒筵香。
想難忘。
而今何事,
佯向人前,不認周郎。
中文譯文:
傾訴心情
當時選舞,萬人紛紛追隨,
玉帶輕巧地束在腰間。
喧囂聲價傳遍京國,
年輕的我無比得意。
花閣高聳,酒席香氣四溢。
回想起來難以忘懷。
如今又是何等境遇,
假裝對眾人漠不關心,不承認周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詩人周邦彥的作品。詩人通過描述當時的情景和自己的心境,抒發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如今不如意處境的無奈之情。
首先,詩人描述了當時自己被萬人追捧的場景,他以選舞為例,形容了自己的受寵和受人矚目。玉帶小巧地細腰上,顯示了他的高貴身份和優雅風采。喧傳京國聲價,說明他的名聲傳遍了京城,他的價值得到了廣泛認可。年少最無量,表達了他當時的年輕無敵和才華橫溢。
然而,詩人接著描寫了現在的境況。花閣迥,酒筵香,是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和懷念。而今何事,佯向人前,不認周郎,表明詩人如今的處境艱難,不得不假裝漠不關心,不承認自己的身份和價值。
整首詩詞以對比的手法展示了詩人的心境變化,從過去的光輝和自信轉變為如今的迷茫和無奈。它抒發了詩人對過去輝煌時刻的懷念,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幻,以及現實社會中的虛偽和不公。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個人命運和社會現實的思考,傳達了對過去的珍惜和對現實的反思,給讀者帶來深思。
“佯向人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zhōng qíng
訴衷情
dāng shí xuǎn wǔ wàn rén zhǎng.
當時選舞萬人長。
yù dài xiǎo pái fāng.
玉帶小排方。
xuān chuán jīng guó shēng jià, nián shào zuì wú liàng.
喧傳京國聲價,年少最無量。
huā gé jiǒng, jiǔ yán xiāng.
花閣迥,酒筵香。
xiǎng nán wàng.
想難忘。
ér jīn hé shì, yáng xiàng rén qián, bù rèn zhōu láng.
而今何事,佯向人前,不認周郎。
“佯向人前”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