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倚高城赤葉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夢倚高城赤葉樓”全詩
淡煙衰草接郊丘。
醉眠小塢黃茅店,夢倚高城赤葉樓。
天杳杳,路悠悠。
鈿箏歌扇等閑休。
灞橋楊柳年年恨,鴛浦芙蓉葉葉愁。
作者簡介(蘇庠)
蘇庠(1065~1147)南宋初詞人。字養直,初因病目,自號眚翁。本泉州人,隨父蘇堅徙居丹陽(今屬江蘇)。因卜居丹陽后湖,又自號后湖病民。蘇堅有詩名,曾與蘇軾唱和,得蘇軾賞識,并因蘇軾稱譽其詩而聲名大振。徽宗大觀、政和之際,蘇庠曾依蘇固與徐俯、洪芻、洪炎、潘淳、呂本中、汪藻、向子諲等結詩社于江西。在澧陽(今湖南澧縣)筑別墅以供游憩。其后居京口。高宗紹興年間,蘇庠與徐俯同被征召,獨不赴,隱逸以終。
鷓鴣天·楓落河梁野水秋注釋
①河梁:橋梁。②杳杳:深遠幽暗貌。
③悠悠:遙遠。
④鈿箏:嵌金為飾之箏。
⑤芙蕖:荷花的別名。
鷓鴣天·楓落河梁野水秋賞析
作者秋月里一座荒村野店生發的客途別恨和懷人之情。全詞言短意長,含蓄有味,寫景言情,皆臻佳境;且格律工細,語言醇雅,堪稱小令中的佳作。
開頭兩句,寫旅途上所見的秋郊景色:楓葉已經凋落,站河橋上一望,野水退落,呈現出秋的寂寥。這兩句,準確而傳神地抓住最能表現秋月黃昏郊原景色的典型化物象,富有立體感地描繪出一幅旅人眼中的秋色圖景,渲染出秋的寥廓與蒼涼、蕭瑟。
以下兩句轉寫山野客店“塢”是四面高而中央低的山間村落,“黃茅店”是茅草蓋的客店。這樣的環境最容易引起羈旅愁懷借酒澆愁愁更愁的主人公醉倒客店中。不知不覺,他進入了夢鄉,夢見自己身城里的一座高樓上。“高城”指大城市,“赤葉樓”是周圍種了楓、槭類樹木的樓。根據詞的傳統表達習慣,可判斷“赤葉樓”與綺情有關。“紅樓”、“青樓”之為歌妓所居,有五代、北宋的大量詞作為證;夢中去尋找樓中的情人,晏幾道就有很多類似的描寫:“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鷓鴣天》)是最著名的一例。此二句,對仗精工,聲律和諧,虛實相生,對比鮮明,意境凄美,給讀者以充分的想象余地和無窮的回味,藝術表現技巧頗為高超。
下片好夢難留的悵恨,將愁腸恨緒表現得百轉千回。“天杳杳,路悠悠”,這是作者醒來之后,想象明天踏上征途的情況:天是這樣的遙遠,路是這樣的悠長,走著走著,離開心愛的人,也就越來越遠了。于是他想到“鈿箏歌扇等閑休”,那位佳人身邊享受“鈿箏歌扇”的生活,已經結束了。“鈿箏”指秦樂,“歌扇”指唱曲,顯然都是那位歌女的當行技藝。這里包括許許多多兩情繾綣的往事,寄寓著詞人深沉的身世感慨。
結尾兩句抒寫別恨和遲暮之感。漢人送別,灞橋折柳,故“灞橋楊柳”即代指離別。“年年恨”,是說離別的頻繁。詞人浪跡天涯,到處播下相思情種,離別于他自然是時有發生的了。“鴛浦芙蓉”句,化用賀鑄《踏莎行》中“楊柳回塘,鴛鴦別浦。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句意,言浦中的綠荷于“紅衣脫盡”(即繁花凋落)后,再沒有“蜂蝶”來依慕(即無人垂顧)了。此二句以精美工整的對仗,借物言情,表達了詞人哀嘆流年、自傷遲暮的深沉悲慨。
“夢倚高城赤葉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鷓鴣天
fēng luò hé liáng yě shuǐ qiū.
楓落河梁野水秋。
dàn yān shuāi cǎo jiē jiāo qiū.
淡煙衰草接郊丘。
zuì mián xiǎo wù huáng máo diàn, mèng yǐ gāo chéng chì yè lóu.
醉眠小塢黃茅店,夢倚高城赤葉樓。
tiān yǎo yǎo, lù yōu yōu.
天杳杳,路悠悠。
diàn zhēng gē shàn děng xián xiū.
鈿箏歌扇等閑休。
bà qiáo yáng liǔ nián nián hèn, yuān pǔ fú róng yè yè chóu.
灞橋楊柳年年恨,鴛浦芙蓉葉葉愁。
“夢倚高城赤葉樓”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