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須銀甲供春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直須銀甲供春筍”全詩
參差飛墮水云鄉。
直須銀甲供春筍,且滴糟床覆羽觴。
風壓幕,月侵廊。
江南江北夜茫茫。
懸知上馬啼鵑夢,一夜驚飛寶鴨香。
作者簡介(蘇庠)
蘇庠(1065~1147)南宋初詞人。字養直,初因病目,自號眚翁。本泉州人,隨父蘇堅徙居丹陽(今屬江蘇)。因卜居丹陽后湖,又自號后湖病民。蘇堅有詩名,曾與蘇軾唱和,得蘇軾賞識,并因蘇軾稱譽其詩而聲名大振。徽宗大觀、政和之際,蘇庠曾依蘇固與徐俯、洪芻、洪炎、潘淳、呂本中、汪藻、向子諲等結詩社于江西。在澧陽(今湖南澧縣)筑別墅以供游憩。其后居京口。高宗紹興年間,蘇庠與徐俯同被征召,獨不赴,隱逸以終。
《鷓鴣天》蘇庠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蘇庠。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秋天來到蒹葭之中,小雁成行時飛翔。它們飛行參差有序,像是水中的云朵。它們的羽毛閃爍如銀甲,仿佛供應春筍的美食。而我卻坐在滴滿酒糟的床上,舉起羽觴飲酒。風吹過帷幕,月光侵入廊道。江南和江北的夜晚一片茫茫。我卻意識到,此刻正是馬嘶鵑啼的夢境,一夜之間,寶鴨的香味讓我驚醒。
詩意和賞析:
《鷓鴣天》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詩人的心境。詩人通過描述蒹葭中飛行的小雁,展示了秋天的來臨。小雁飛行有序,像水中的云朵,給人帶來一種寧靜而美麗的感覺。詩中提到的銀甲和春筍,是對小雁羽毛的形象描繪,突出了它們的美麗和珍貴。
然而,詩人蘇庠并沒有與小雁一同飛翔,而是坐在床上飲酒。他描述了自己滴滿酒糟的床,展現了一種縱情享受的態度。在這樣的環境下,風吹過帷幕,月光透過廊道,給人一種寧靜和溫馨的感覺。
然而,詩的最后兩句話卻帶來一種轉折。詩人提到江南和江北的夜晚茫茫無際,暗示了他此刻的孤獨和迷茫。他意識到自己只是在做一個夢,馬嘶鵑啼的夢境,而且在一夜之間驚醒。
整首詩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小雁飛行和詩人的心境,展示了詩人在獨處時的情感體驗。他在美麗的秋天中感受孤獨,同時也表現出對夢境的疑惑和對現實的思考。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內心感受的表達,傳達了詩人對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
“直須銀甲供春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鷓鴣天
qiū rù jiān jiā xiǎo yàn háng.
秋入蒹葭小雁行。
cēn cī fēi duò shuǐ yún xiāng.
參差飛墮水云鄉。
zhí xū yín jiǎ gōng chūn sǔn, qiě dī zāo chuáng fù yǔ shāng.
直須銀甲供春筍,且滴糟床覆羽觴。
fēng yā mù, yuè qīn láng.
風壓幕,月侵廊。
jiāng nán jiāng běi yè máng máng.
江南江北夜茫茫。
xuán zhī shàng mǎ tí juān mèng, yī yè jīng fēi bǎo yā xiāng.
懸知上馬啼鵑夢,一夜驚飛寶鴨香。
“直須銀甲供春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一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