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柳陰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在柳陰中”全詩
華燭下珠軿,盛寒里、春光一片。
不教暮景,也似每常來,水精宮,銀色界,今夜分明見。
碧街如水,人影花凌亂。
誰在柳陰中,小妝寒、落梅數點。
詩翁獨倚,十二玉闌干,露蒙蒙,云冉冉,千嶂琉璃淺。
分類: 驀山溪
作者簡介(毛滂)
毛滂,字澤民,衢州江山人,約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東堂集》十卷和《東堂詞》一卷傳世。
《驀山溪(上元詞)》毛滂 翻譯、賞析和詩意
《驀山溪(上元詞)》是宋代作家毛滂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驀山溪(上元詞)
嬋娟不老,依舊東風面。
在華燭下,珠軿閃爍,
在盛寒中,春光如片。
它不讓暮景消逝,
仿佛常常到來。
水精宮,銀色的界域,
今夜清晰可見。
碧街如同水面,
人影和花兒交織紛亂。
誰在柳樹陰影中,
小妝寒冷,幾朵落梅。
詩人獨自倚著,
十二玉闌干,
露水朦朧,
云彩緩緩飄動,
千山萬壑如琉璃般淺。
譯文:
突然的山溪(上元之夜的歌謠)
美麗的容顏不老,仍舊面對著東風。
在華麗的燭光下,珍珠般閃爍著,
在寒冷的冬季中,春光如片。
它不讓夜晚景色消逝,
仿佛常常來臨。
水精宮,銀色的界域,
今夜清晰可見。
碧綠的街道像水一般,
人影和花朵交織紛亂。
在柳樹的陰影中,
小妝容顯得寒冷,幾朵梅花點綴其中。
詩人獨自依靠著,
站在十二玉闌干上,
露水朦朧,
云彩緩緩飄動,
千山萬壑如琉璃般淺。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上元之夜的景象。詩人通過描寫不老的嬋娟容顏、閃爍的珍珠和寒冷中的春光,表達了時間的停滯和美好的永恒。深夜中的水精宮、銀色界域和碧綠的街道,營造出一個神秘而夢幻的氛圍。詩人獨自倚著玉闌干,凝視著迷離的景色,感嘆千山萬壑的美麗如同琉璃般淺薄。
賞析:
《驀山溪(上元詞)》通過瑰麗的描寫和婉約的語言,展示了毛滂對于美的追求和對于時光流轉的思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象征,如嬋娟不老、華燭下的珠軿、水精宮和銀色界域等,營造出一個充滿神秘和詩意的景象。詩人以獨特的視角觀察自然和人事,表達了對于美麗瞬間的珍視和對于人生短暫的感慨。整首詩詞意境深遠,給人以美好幻想和情感的共鳴,展現了宋代詩人的才情和對于生命的思考。
“誰在柳陰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ò shān xī shàng yuán cí
驀山溪(上元詞)
chán juān bù lǎo, yī jiù dōng fēng miàn.
嬋娟不老,依舊東風面。
huá zhú xià zhū píng, shèng hán lǐ chūn guāng yī piàn.
華燭下珠軿,盛寒里、春光一片。
bù jiào mù jǐng, yě sì měi cháng lái, shuǐ jīng gōng, yín sè jiè, jīn yè fēn míng jiàn.
不教暮景,也似每常來,水精宮,銀色界,今夜分明見。
bì jiē rú shuǐ, rén yǐng huā líng luàn.
碧街如水,人影花凌亂。
shuí zài liǔ yīn zhōng, xiǎo zhuāng hán luò méi shǔ diǎn.
誰在柳陰中,小妝寒、落梅數點。
shī wēng dú yǐ, shí èr yù lán gān, lù méng méng, yún rǎn rǎn, qiān zhàng liú lí qiǎn.
詩翁獨倚,十二玉闌干,露蒙蒙,云冉冉,千嶂琉璃淺。
“誰在柳陰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