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在長江理釣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晴在長江理釣絲”全詩
桃花流水鱖魚肥。
朝廷若覓元真子,晴在長江理釣絲。
青D72A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浮云萬里煙波客,惟有滄浪孺子知。
分類: 鷓鴣天
作者簡介(徐俯)
徐俯(1075~1141)宋代官員,江西派著名詩人之一。字師川,自號東湖居士,原籍洪州分寧(江西修水縣)人,后遷居德興天門村。徐禧之子,黃庭堅之甥。因父死于國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諫議大夫。紹興二年(1132),賜進士出身。三年,遷翰林學士,擢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官至參知政事。后以事提舉洞霄宮。工詩詞,著有《東湖集》,不傳。
《鷓鴣天》徐俯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是一首宋代徐俯創作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西塞山前,白鷺飛翔。
桃花漂浮水上,鱖魚肥美。
如果朝廷要找元真子,
晴天下長江邊釣魚絲。
青色竹笠,綠色蓑衣。
斜風細雨,無需回家。
漂浮的云彩和波浪的客人,
只有滄浪孺子能明了。
詩意:
《鷓鴣天》描繪了一幅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中描繪了西塞山前的景色,有白鷺飛翔、桃花漂浮、鱖魚肥美等元素,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豐饒。詩人通過描述朝廷要找元真子釣魚的場景,表達了對寧靜自由的渴望和對塵世名利的淡漠態度。詩中還提到了青色竹笠、綠色蓑衣,以及斜風細雨,給人一種寧靜、恬淡的感覺。最后,詩人通過描繪漂浮的云彩和波浪的客人,強調只有滄浪孺子(指懂得欣賞自然之美的人)才能真正理解這種寧靜與自由。
賞析:
《鷓鴣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通過對自然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和情緒。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白鷺飛翔、桃花漂浮、鱖魚肥美等,使整首詩充滿了生動的畫面感。通過對青色竹笠、綠色蓑衣的描寫,詩人展現了自然環境對人們生活方式和心態的影響,傳遞了對寧靜自由生活的向往。詩中的斜風細雨給人一種恬淡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對舒適自在的生活態度。最后兩句詩通過描繪漂浮的云彩和波浪的客人,寓意著只有那些真正懂得欣賞大自然之美的人才能理解這種寧靜與自由。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傳遞了詩人對自然和自由生活的熱愛,讓人感受到一種靜謐和寧靜的美感。
“晴在長江理釣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鷓鴣天
xī sài shān qián bái lù fēi.
西塞山前白鷺飛。
táo huā liú shuǐ guì yú féi.
桃花流水鱖魚肥。
cháo tíng ruò mì yuán zhēn zǐ, qíng zài cháng jiāng lǐ diào sī.
朝廷若覓元真子,晴在長江理釣絲。
qīng D72A lì, lǜ suō yī.
青D72A笠,綠蓑衣。
xié fēng xì yǔ bù xū guī.
斜風細雨不須歸。
fú yún wàn lǐ yān bō kè, wéi yǒu cāng láng rú zǐ zhī.
浮云萬里煙波客,惟有滄浪孺子知。
“晴在長江理釣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