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斷鴻供遠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里斷鴻供遠目”全詩
繞籬新菊已催黃。
碧空無際卷蒼茫。
千里斷鴻供遠目,十年芳草掛愁腸。
緩歌聊與送瑤觴。
作者簡介(葉夢得)

葉夢得(1077~1148) 宋代詞人。字少蘊。蘇州吳縣人。紹圣四年(1097)登進士第,歷任翰林學士、戶部尚書、江東安撫大使等官職。晚年隱居湖州弁山玲瓏山石林,故號石林居士,所著詩文多以石林為名,如《石林燕語》、《石林詞》、《石林詩話》等。紹興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贈檢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詞風變異過程中,葉夢得是起到先導和樞紐作用的重要詞人。作為南渡詞人中年輩較長的一位,葉夢得開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氣"入詞的詞壇新路。葉詞中的氣主要表現在英雄氣、狂氣、逸氣三方面。
《浣溪沙(重陽后一日極目亭)》葉夢得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重陽后一日極目亭)》是宋代詩人葉夢得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小雨初回昨夜涼。
繞籬新菊已催黃。
碧空無際卷蒼茫。
千里斷鴻供遠目,
十年芳草掛愁腸。
緩歌聊與送瑤觴。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重陽節后一天的景象。小雨剛剛停歇,昨夜的寒意仍在回蕩。籬笆繞著的新菊花已經變黃,而浩渺的碧空沒有邊際。千里之外的孤雁斷成兩行,給遙遠的目光提供了視覺的聚焦,十年間芬芳的草地掛滿了愁思。此時,以緩慢的歌聲和瑤瓊美酒相伴,送別瑤臺上的觴酒。
賞析:
葉夢得以他獨特的詩境和筆觸,描繪了一個秋日的景象。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寫雨后的涼爽、菊花的凋謝、蒼茫的天空和孤雁的斷行,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感慨。
詩中的小雨和昨夜的涼意,給人一種淡淡的涼爽感,也象征著秋天的到來。新菊已經轉黃,顯示出時間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變遷。碧空蒼茫,無邊無際,給人一種廣袤而開闊的感覺,也映襯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限的思緒。
"千里斷鴻供遠目,十年芳草掛愁腸"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和歲月流轉的感慨。千里之外的孤鴻斷為兩行,引發遙遠目光的凝視,象征著離別的痛苦和思念之情。十年間芳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凋謝,掛滿了詩人內心的愁思。
最后的兩句表達了詩人身處寂靜的環境,以緩慢的歌聲和美酒舒緩內心的痛感,同時也傳達了對逝去時光的告別和對未來的期許。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景物的描寫抒發了詩人的情感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葉夢得運用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將自然景物與內心感受相融合,使詩詞充滿了意境和哲理。
“千里斷鴻供遠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chóng yáng hòu yī rì jí mù tíng
浣溪沙(重陽后一日極目亭)
xiǎo yǔ chū huí zuó yè liáng.
小雨初回昨夜涼。
rào lí xīn jú yǐ cuī huáng.
繞籬新菊已催黃。
bì kōng wú jì juǎn cāng máng.
碧空無際卷蒼茫。
qiān lǐ duàn hóng gōng yuǎn mù, shí nián fāng cǎo guà chóu cháng.
千里斷鴻供遠目,十年芳草掛愁腸。
huǎn gē liáo yǔ sòng yáo shāng.
緩歌聊與送瑤觴。
“千里斷鴻供遠目”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