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取新詩子細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留取新詩子細看”全詩
一曲陽春歌始斷。
便覺香紅。
十倍光華昔未逢。
楊花吹起。
猶自風前相枕倚。
莫恨春殘。
留取新詩子細看。
分類: 木蘭花
作者簡介(葉夢得)

葉夢得(1077~1148) 宋代詞人。字少蘊。蘇州吳縣人。紹圣四年(1097)登進士第,歷任翰林學士、戶部尚書、江東安撫大使等官職。晚年隱居湖州弁山玲瓏山石林,故號石林居士,所著詩文多以石林為名,如《石林燕語》、《石林詞》、《石林詩話》等。紹興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贈檢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詞風變異過程中,葉夢得是起到先導和樞紐作用的重要詞人。作為南渡詞人中年輩較長的一位,葉夢得開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氣"入詞的詞壇新路。葉詞中的氣主要表現在英雄氣、狂氣、逸氣三方面。
《減字木蘭花(王幼安見和前韻,復用韻答之)》葉夢得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減字木蘭花(王幼安見和前韻,復用韻答之)》是宋代詩人葉夢得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粉消妝半。
一曲陽春歌始斷。
便覺香紅。
十倍光華昔未逢。
楊花吹起。
猶自風前相枕倚。
莫恨春殘。
留取新詩子細看。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減字木蘭花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感慨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之情。詩中通過描繪花朵凋謝、春歌終止、芬芳消散等意象,表達了春天的短暫和人生的無常,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未來的希望。
賞析:
1. "粉消妝半":描繪了木蘭花凋謝的景象,粉色的花瓣逐漸凋零,只剩下一半的花妝。這句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瞬息之間的變化。
2. "一曲陽春歌始斷":陽春歌是春天的歌曲,這里指的是春歌的歌聲突然中斷。暗示著春天的美好和歡樂都是短暫的,轉瞬即逝。
3. "便覺香紅":盡管花朵凋謝,但依然散發出芬芳的香氣,紅色的花瓣依然美麗。這句表達了即使是在消逝的美好中,依然可以感受到一絲香紅的殘留。
4. "十倍光華昔未逢":形容減字木蘭花的光彩和美麗超過了過去所見的任何花朵。暗示了這朵花的獨特與珍貴。
5. "楊花吹起":春風吹起,楊柳的花絮飄揚。這里用楊花的形象來襯托木蘭花,強調木蘭花的美麗和與春風的相映成趣。
6. "猶自風前相枕倚":即使花已凋謝,但仍然倚靠在風前,保持著昔日的風姿。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懷念和留戀之情。
7. "莫恨春殘":勸人們不要怨恨春天的短暫和凋謝,因為這是自然界的規律,人生亦然。接受生命的無常,珍惜當下,把握眼前的美好。
8. "留取新詩子細看":留下這首新詩,讓后人細細品味。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傳承和希望,通過詩歌來傳達對真善美的追求。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木蘭花的美麗凋謝和春天的短暫,表達了對光陰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未來的希望。作者巧妙地運用意象和比喻,將春天和木蘭花的形象與人生的感慨相結合,使詩詞更具有共鳴和深度。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對生命短暫和美好事物的感慨,并呼喚人們珍惜當下、追求真善美的態度。
“留取新詩子細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wáng yòu ān jiàn hé qián yùn, fù yòng yùn dá zhī
減字木蘭花(王幼安見和前韻,復用韻答之)
fěn xiāo zhuāng bàn.
粉消妝半。
yī qǔ yáng chūn gē shǐ duàn.
一曲陽春歌始斷。
biàn jué xiāng hóng.
便覺香紅。
shí bèi guāng huá xī wèi féng.
十倍光華昔未逢。
yáng huā chuī qǐ.
楊花吹起。
yóu zì fēng qián xiāng zhěn yǐ.
猶自風前相枕倚。
mò hèn chūn cán.
莫恨春殘。
liú qǔ xīn shī zǐ xì kàn.
留取新詩子細看。
“留取新詩子細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