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破小窗曾記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夢破小窗曾記省”全詩
瘴霧難侵塵不染。
冷淡誰看。
月轉霜林怯夜寒。
一枝孤靜。
夢破小窗曾記省。
燭影參差。
脈脈還如背立時。
作者簡介(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發,一作字泰定,號轉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東南)人。南宋名臣、文學家、詞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陽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寧五年(1106年)進士,調知開化縣,移知常熟縣。累官至參知政事,因與秦檜不合,出知紹興府,改提舉洞霄宮。紹興十一年(1141年),貶藤州安置,后更貶至昌化軍。秦檜死,內遷郴州。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復左朝奉大夫。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贈資政殿學士,賜謚莊簡。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莊簡集》等。
《減字木蘭花(客贈梅花一枝,香色奇絕,為賦此詞)》李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減字木蘭花(客贈梅花一枝,香色奇絕,為賦此詞)》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李光。下面是我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芳心一點。
瘴霧難侵塵不染。
冷淡誰看。
月轉霜林怯夜寒。
一枝孤靜。
夢破小窗曾記省。
燭影參差。
脈脈還如背立時。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木蘭花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柔情和孤寂之感。詩中的木蘭花被賦予了減字之美,形容其香氣濃郁、色彩奇特,意味著它在花海中獨樹一幟,與眾不同。詩人通過木蘭花的形象,投射出自己內心的態度和情感,暗喻自己的心境。整首詩以減字木蘭花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于真摯的情感和純粹美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獨特的意境展示了詩人的心境和情感。詩人通過對木蘭花的描繪,將自己內心的柔情和孤寂之感與花的形象相結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詩意。詩中的瘴霧、塵不染、冷淡、夜寒等形容詞,營造出一種寂寞冷清的氛圍,與木蘭花的減字之美相呼應。同時,詩人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將月轉霜林與夜寒相對應,強化了孤寂之感。最后兩句“夢破小窗曾記省,燭影參差,脈脈還如背立時”,表達了詩人對過往的回憶和思念之情。整首詩詞意境深遠,情感真摯,給人一種靜謐而內斂的美感。
這首詩詞通過對木蘭花形象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緒。同時,通過減字木蘭花的獨特之美,詩人表達了對真摯情感和純粹美的追求。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在簡潔的語言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和意境,給人以深思和遐想之感。
“夢破小窗曾記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kè zèng méi huā yī zhī, xiāng sè qí jué, wèi fù cǐ cí
減字木蘭花(客贈梅花一枝,香色奇絕,為賦此詞)
fāng xīn yì diǎn.
芳心一點。
zhàng wù nán qīn chén bù rǎn.
瘴霧難侵塵不染。
lěng dàn shuí kàn.
冷淡誰看。
yuè zhuǎn shuāng lín qiè yè hán.
月轉霜林怯夜寒。
yī zhī gū jìng.
一枝孤靜。
mèng pò xiǎo chuāng céng jì shěng.
夢破小窗曾記省。
zhú yǐng cēn cī.
燭影參差。
mò mò hái rú bèi lì shí.
脈脈還如背立時。
“夢破小窗曾記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