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闌干上刺薔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紅闌干上刺薔薇”全詩
芳樹陰陰轉。
紅闌干上刺薔薇。
蝴蝶飛來飛去、兩三枝。
繡裙斜立腰肢困。
翠黛縈新恨。
風流蹤跡使人猜。
過了斗雞時節、合歸來。
作者簡介(陳克)
(1081—1137)北宋末南宋初詞人。字子高,自號赤城居士。臨海(今屬浙江)人。
《虞美人》陳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虞美人》
朝代:宋代
作者:陳克
小山戢戢盆池淺,
芳樹陰陰轉。
紅闌干上刺薔薇,
蝴蝶飛來飛去、兩三枝。
繡裙斜立腰肢困,
翠黛縈新恨。
風流蹤跡使人猜,
過了斗雞時節、合歸來。
中文譯文:
小山靜靜地伏在淺水的盆池旁,
芳樹投下陰影,四處轉動。
紅色的欄桿上有刺猩猩薔薇,
蝴蝶飛來飛去,盤旋在兩三根枝條上。
穿著繡裙,傾斜著身體,腰肢疲倦,
翠綠的眼線仍然纏繞著新的悔恨。
風流人物的蹤跡讓人猜測不已,
斗雞的季節已過,他們又相聚在一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的景象,以及其中隱藏的情感和人物的命運。詩中的虞美人是指美麗嬌媚的女子,她們身處小山盆池之間,被芳樹的陰影環繞。紅色欄桿上的刺薔薇象征著愛情的矛盾和荊棘,而蝴蝶則是詩人對飛揚自由的愛情的表達。
詩中提到的繡裙斜立的女子,可能是虞美人的代表,她們疲倦地傾斜著身體,眼中帶著新的悔恨,似乎暗示著她們的命運糾結和沉重。風流人物的蹤跡讓人猜測不已,可能指的是虞美人們的愛情經歷和感情糾葛。
最后兩句表達了斗雞時節已過,虞美人們又合歸一起的情景,暗示著她們之間的命運和情感糾葛無法避免,繼續循環重復。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意境展現了虞美人們嬌媚的容貌和復雜的情感世界,隱喻了人生的起伏和命運的循環,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紅闌干上刺薔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měi rén
虞美人
xiǎo shān jí jí pén chí qiǎn.
小山戢戢盆池淺。
fāng shù yīn yīn zhuǎn.
芳樹陰陰轉。
hóng lán gān shàng cì qiáng wēi.
紅闌干上刺薔薇。
hú dié fēi lái fēi qù liǎng sān zhī.
蝴蝶飛來飛去、兩三枝。
xiù qún xié lì yāo zhī kùn.
繡裙斜立腰肢困。
cuì dài yíng xīn hèn.
翠黛縈新恨。
fēng liú zōng jī shǐ rén cāi.
風流蹤跡使人猜。
guò le dòu jī shí jié hé guī lái.
過了斗雞時節、合歸來。
“紅闌干上刺薔薇”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