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桃碧柳禊堂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紅桃碧柳禊堂春”全詩
皇情尚憶垂竿佐,天祚先呈捧劍人。
分類:
作者簡介(沈佺期)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內黃人。善屬文,尤長七言之作。擢進士第。長安中,累遷通事舍人,預修《三教珠英》,轉考功郎給事中。坐交張易之,流驩州。稍遷臺州錄事參軍。神龍中,召見,拜起居郎,修文館直學士,歷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開元初卒。建安后,訖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佺期與宋之問,尤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準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號為沈宋。語曰:蘇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編詩三卷。
《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沈佺期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是沈佺期創作的一首詩,描述了上巳日在清渭濱的禊祓儀式上,華麗的寶馬和香車,紅桃綠柳,春日里的禊堂場景。同時,還提到了皇帝心念昔日輔佐他的忠臣垂竿,將垂竿呈給捧劍的人來維護皇帝的天祚。
詩詞中的寶馬香車和紅桃碧柳,是在描繪禊祓儀式場景時運用的藝術手法。寶馬香車是華麗奢華的象征,彰顯了儀式的隆重和盛大。紅桃碧柳則體現了儀式上的春日氛圍,以及自然的美好景色,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優美的感覺。
詩中的“皇情尚憶垂竿佐,天祚先呈捧劍人”,表達了皇帝念念不忘昔日忠臣垂竿的支持和幫助,通過將垂竿轉交給捧劍的人,旨在維護皇帝的權威和天祚。
這首詩通過描繪禊祓儀式的場景和皇帝的情感表露,展示了唐代社會的盛世景象和皇帝念念不忘輔佐自己的忠臣,同時也突顯了皇帝的權威和地位。
總之,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寓意,展示了禊祓儀式的場景和唐代皇帝的情感表露,既具有藝術價值又有歷史意義。
“紅桃碧柳禊堂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sì rì fú xì wèi bīn yìng zhì
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
bǎo mǎ xiāng chē qīng wèi bīn, hóng táo bì liǔ xì táng chūn.
寶馬香車清渭濱,紅桃碧柳禊堂春。
huáng qíng shàng yì chuí gān zuǒ, tiān zuò xiān chéng pěng jiàn rén.
皇情尚憶垂竿佐,天祚先呈捧劍人。
“紅桃碧柳禊堂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