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人為我調琴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玉人為我調琴瑟”全詩
翠帳犀簾。
依舊屏斜十二山。
玉人為我調琴瑟,顰黛低鬟。
云散香殘。
風雨蠻溪半夜寒。
分類: 采桑子
作者簡介(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陽人。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秘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詞三卷,名《樵歌》。朱敦儒獲得“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并稱為“洛中八俊” (樓鑰《跋朱巖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
《采桑子》朱敦儒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采桑子》是宋代朱敦儒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一番海角凄涼夢,卻到長安。
翠帳犀簾,依舊屏斜十二山。
玉人為我調琴瑟,顰黛低鬟。
云散香殘,風雨蠻溪半夜寒。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凄涼的場景。詩人原本做了一個悲傷的夢,卻醒來時發現自己已經來到了繁華的長安城。他看到翠綠的窗簾和雕花的屏風,背后是層層疊疊的山巒。有個美麗的女子為他彈奏著琴瑟,她的眉眼低垂著。云散了,香氣消散了,風雨中的蠻溪在半夜里變得寒冷。
這首詩通過描繪凄涼的夢境和繁華的長安之間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失落。他在夢中逃離了悲傷的現實,卻發現現實同樣充滿著痛苦和苦難。詩中的女子可能是詩人心中的理想形象,她為他彈奏琴瑟,但是這一切都是虛幻的,不真實的。風雨的蠻溪象征著詩人的心境,寒冷的夜晚增添了一種哀愁的氛圍。
整首詩詞以凄涼、失落的情感為主線,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迷茫。它表達了對現實的無奈和對理想的向往,以及對幸福和真實的渴望。
“玉人為我調琴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ǎi sāng zǐ
采桑子
yī fān hǎi jiǎo qī liáng mèng, què dào cháng ān.
一番海角凄涼夢,卻到長安。
cuì zhàng xī lián.
翠帳犀簾。
yī jiù píng xié shí èr shān.
依舊屏斜十二山。
yù rén wéi wǒ tiáo qín sè, pín dài dī huán.
玉人為我調琴瑟,顰黛低鬟。
yún sàn xiāng cán.
云散香殘。
fēng yǔ mán xī bàn yè hán.
風雨蠻溪半夜寒。
“玉人為我調琴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