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道有人偷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剛道有人偷折”全詩
剛道有人偷折。
幸自沒蹤由,無奈蝶蜂胡說。
胡說。
胡說。
方朔不須耳熱。
分類: 如夢令
作者簡介(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陽人。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秘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詞三卷,名《樵歌》。朱敦儒獲得“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并稱為“洛中八俊” (樓鑰《跋朱巖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
《如夢令》朱敦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如夢令》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朱敦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一夜之間,蟠桃吹裂。
剛剛長成的桃子被人偷摘了。
幸好自己沒有留下蛛絲馬跡,
可惜蝴蝶和蜜蜂卻胡亂傳說。
胡說,胡說,方朔都不需要耳朵被燒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蟠桃為主題,通過描述一夜之間蟠桃被吹裂和偷摘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于人事無常和謠言傳播的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一夜之間蟠桃吹裂,這個意象暗喻著寶貴的事物在轉瞬間被破壞或失去。蟠桃在中國文化中具有寓意豐富的象征意義,代表著長壽、祥瑞和仙境。蟠桃吹裂的意象傳達了作者對于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暗示人生中的喜悅和幸福都是短暫的。
其次,詩中提到剛剛長成的桃子被人偷折,這句描述暗示了人們對于他人貪婪和不義行為的譴責。作者通過蟠桃被偷摘的形象,抨擊了社會上存在的不公和道德敗壞。這也可以看作是作者對于人性的反思,認為人們在追求自身利益時常常無視道德和正義。
接著,詩中提到幸好自己沒有留下蛛絲馬跡,這句表達了作者的慶幸之情。盡管桃子被偷了,但作者沒有被人發現,沒有留下任何痕跡。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在社會中保持純潔和正直的態度,沒有受到外界的誹謗和指責,保持了自己的清白和尊嚴。
最后,詩中提到蝴蝶和蜜蜂的胡說,以及方朔不需要耳朵被燒傷。這里表達了作者對于謠言和非議的厭惡和不屑。蝴蝶和蜜蜂代表了傳言和流言蜚語,它們亂傳的言論是無根據的,只是胡說八道。方朔是一個歷史人物,他在東漢時期以聰明才智著稱,但并不需要聽信他人的惡意議論或攻擊。
整首詩詞通過描述蟠桃被損壞和偷摘的情景,抒發了作者對于人事無常和謠言傳播的思考和感慨。它提醒人們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堅守道德和正義,不被流言蜚語所動搖。同時也表達了對于謠言和非議的不屑和厭惡,提倡客觀理性的思考和判斷。
“剛道有人偷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ú mèng lìng
如夢令
yī yè pán táo chuī chè.
一夜蟠桃吹坼。
gāng dào yǒu rén tōu zhé.
剛道有人偷折。
xìng zì méi zōng yóu, wú nài dié fēng hú shuō.
幸自沒蹤由,無奈蝶蜂胡說。
hú shuō.
胡說。
hú shuō.
胡說。
fāng shuò bù xū ěr rè.
方朔不須耳熱。
“剛道有人偷折”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