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臘風光一半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近臘風光一半休”全詩
南枝未動北枝愁。
嫦娥莫是見人羞。
么鳳不傳蓬島信,杜鵑空辦鶴林秋。
便須千杖打梁州。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學家。字少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紹興進士。高宗紹興十五年,為禮、兵部架閣文字。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為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紹興二十一年(1151)出知興國軍(治今湖北陽新),后退隱廬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儀、呂好問呂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檜等,曾向秦檜父子獻諛詩。約卒于紹興末年。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有子周疇。
《浣溪沙(今歲冬溫,近臘無雪,而梅殊未放·戲作浣溪沙三疊,以望發奇秀)》周紫芝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今歲冬溫,近臘無雪,而梅殊未放·戲作浣溪沙三疊,以望發奇秀)》是宋代周紫芝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近年冬溫,接近臘月卻沒有降雪,而梅花卻仍未綻放。
南方的梅枝還未發動,北方的梅枝卻感到憂愁。
嫦娥不應該因為見到人而感到羞澀。
仙鶴未傳來蓬萊島的消息,杜鵑在鶴林秋空中黯然無助。
如今必須使用千杖來打破梁州的困境。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冬日景色,溫暖的天氣卻沒有降雪,而梅花卻仍然沒有開放。詩人通過描寫南方和北方的梅枝,表達了對春天來臨的期待和焦慮。詩中提到的嫦娥和仙鶴,傳達了對神話傳說中的仙境和仙人的向往。然而,現實卻不如理想,杜鵑孤零零地在秋空中鳴叫,沒有傳來仙鶴來自蓬萊島的消息。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改變現狀的決心,用千杖來打破梁州的困境,寄托了對未來的希望和努力。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神話元素的運用,抒發了詩人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對現實困境的思考。詩中使用了冬天、梅花、嫦娥、仙鶴等意象,以及梁州和蓬萊島等地名,營造了一種富有詩意的氛圍。通過對南北梅枝的對比,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和對自然變化的憂慮。嫦娥和仙鶴則象征了美好和神秘的存在,與現實形成鮮明的對比。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積極面對困境的決心,用千杖來打破梁州的難題,顯示了作者的樂觀主義和積極向上的精神。整首詩詞以簡潔、寓意深遠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近臘風光一半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jīn suì dōng wēn, jìn là wú xuě, ér méi shū wèi fàng xì zuò huàn xī shā sān dié, yǐ wàng fā qí xiù
浣溪沙(今歲冬溫,近臘無雪,而梅殊未放·戲作浣溪沙三疊,以望發奇秀)
jìn là fēng guāng yī bàn xiū.
近臘風光一半休。
nán zhī wèi dòng běi zhī chóu.
南枝未動北枝愁。
cháng é mò shì jiàn rén xiū.
嫦娥莫是見人羞。
me fèng bù chuán péng dǎo xìn, dù juān kōng bàn hè lín qiū.
么鳳不傳蓬島信,杜鵑空辦鶴林秋。
biàn xū qiān zhàng dǎ liáng zhōu.
便須千杖打梁州。
“近臘風光一半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