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翠撲衣輕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翠撲衣輕濕”全詩
誰釀晚來云意,做一天愁色。
竹溪斜度盡籃輿,疏梅暗香入。
何處最關心事,恨落梅風急。
分類: 好事近
作者簡介(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學家。字少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紹興進士。高宗紹興十五年,為禮、兵部架閣文字。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為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紹興二十一年(1151)出知興國軍(治今湖北陽新),后退隱廬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儀、呂好問呂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檜等,曾向秦檜父子獻諛詩。約卒于紹興末年。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有子周疇。
《好事近(青陽道中見梅花·是日微風,花已有落者)》周紫芝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好事近(青陽道中見梅花·是日微風,花已有落者)》是宋代詩人周紫芝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給出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路繞青山,
山翠撲衣輕濕。
誰釀晚來云意,
做一天愁色。
竹溪斜度盡籃輿,
疏梅暗香入。
何處最關心事,
恨落梅風急。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青陽道上遇見梅花的情景。江路蜿蜒繞過青山,山林郁郁蔥蔥,撲在衣服上的山林氣息使人感到濕潤輕盈。晚上來的云意是誰釀成的呢?它們像是天空中的愁色。竹溪彎彎曲曲,直到籃輿的盡頭,疏疏落落的梅花散發著淡淡的香氣。在哪個地方最關心這些事情呢?悔恨著梅花被風吹落得如此急迫。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來表達作者內心的情感。山林、梅花和風都是常見的意象,但通過詩人的筆觸,它們被賦予了特定的意義和情感。詩中的江路繞過青山,展現了自然的壯麗和寧靜之美。山翠撲衣輕濕的描寫,使人感受到清新的空氣和濕潤的氣息。晚上來的云意用來形容天空中的愁色,給人一種憂郁的感覺,似乎與作者內心的情感相呼應。
詩中的竹溪斜度盡籃輿一句,描繪了竹溪的曲折蜿蜒,以及梅花散發的淡淡香氣。這里的梅花被賦予了一種疏疏落落、暗香入的意象,以及風吹落的悔恨之情。最后兩句表現了詩人對落梅風急的痛惜之情,暗示了對時光流逝和人事易變的感慨。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載體,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含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落花、時光流轉和生命易逝的思考和感慨。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對自然的贊美、對時光的思索以及人情世故的感慨,體味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暫。
“山翠撲衣輕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ǎo shì jìn qīng yáng dào zhōng jiàn méi huā shì rì wēi fēng, huā yǐ yǒu luò zhě
好事近(青陽道中見梅花·是日微風,花已有落者)
jiāng lù rào qīng shān, shān cuì pū yī qīng shī.
江路繞青山,山翠撲衣輕濕。
shuí niàng wǎn lái yún yì, zuò yì tiān chóu sè.
誰釀晚來云意,做一天愁色。
zhú xī xié dù jǐn lán yú, shū méi àn xiāng rù.
竹溪斜度盡籃輿,疏梅暗香入。
hé chǔ zuì guān xīn shì, hèn luò méi fēng jí.
何處最關心事,恨落梅風急。
“山翠撲衣輕濕”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