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傾澆悶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擬傾澆悶酒”全詩
說與愁無數。
君去后,歸何處。
人應空懊惱,春亦無言語。
寒日暮,騰騰醉夢隨風絮。
盡日間庭雨。
紅濕秋千柱。
人恨切,鶯聲苦。
擬傾澆悶酒,留取殘紅樹。
春去也,不成不為愁人住。
作者簡介(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學家。字少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紹興進士。高宗紹興十五年,為禮、兵部架閣文字。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為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紹興二十一年(1151)出知興國軍(治今湖北陽新),后退隱廬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儀、呂好問呂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檜等,曾向秦檜父子獻諛詩。約卒于紹興末年。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有子周疇。
《千秋歲(春欲去,二妙老人戲作長短句留之,為社中一笑)》周紫芝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千秋歲(春欲去,二妙老人戲作長短句留之,為社中一笑)》是宋代周紫芝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送春歸去。說與愁無數。
君去后,歸何處。
人應空懊惱,春亦無言語。
寒日暮,騰騰醉夢隨風絮。
盡日間庭雨。紅濕秋千柱。
人恨切,鶯聲苦。
擬傾澆悶酒,留取殘紅樹。
春去也,不成不為愁人住。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即將離去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春天離去的感慨與思念之情。詩中詩人以春天離去作為主題,表達了人們對春天的眷戀和不舍之情。詩人通過描繪春天的離去,抒發了自己的愁緒和感傷,同時也傳達了人們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人們對春天離去的深情思緒。詩的開頭兩句“送春歸去。說與愁無數。”直接點明了詩的主題,表達了詩人對春天離去的感慨之情。接下來的兩句“君去后,歸何處。人應空懊惱,春亦無言語。”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將春天比作君王,強調了春天離去后人們的懊惱和春天的無言。這種擬人手法使詩詞更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
接著的幾句“寒日暮,騰騰醉夢隨風絮。盡日間庭雨。紅濕秋千柱。”通過描繪春天離去時的自然景觀,將詩情與自然景物相結合,增加了詩意的深度。詩中的“騰騰醉夢隨風絮”和“紅濕秋千柱”給人以意境的美感,使詩詞更具有繪畫般的唯美意境。
最后兩句“人恨切,鶯聲苦。擬傾澆悶酒,留取殘紅樹。春去也,不成不為愁人住。”表達了詩人對春天離去的不舍和思念之情。詩人愿以烈酒傾注的方式,留下春天的殘留之美,以此來安慰自己離別春天的愁苦之情。最后一句表達了即使春天離去,但愁緒猶存,人們仍然難以擺脫愁緒的困擾,春天的離去成為了人們心中永恒的憂愁。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離去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眷戀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詩人運用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個人情感與自然景觀相融合,創造了一幅凄美而深沉的畫面,引發讀者對春天易逝和人生無常的思考。
“擬傾澆悶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ān qiū suì chūn yù qù, èr miào lǎo rén xì zuò cháng duǎn jù liú zhī, wèi shè zhōng yī xiào
千秋歲(春欲去,二妙老人戲作長短句留之,為社中一笑)
sòng chūn guī qù.
送春歸去。
shuō yǔ chóu wú shù.
說與愁無數。
jūn qù hòu, guī hé chǔ.
君去后,歸何處。
rén yīng kōng ào nǎo, chūn yì wú yán yǔ.
人應空懊惱,春亦無言語。
hán rì mù, téng téng zuì mèng suí fēng xù.
寒日暮,騰騰醉夢隨風絮。
jǐn rì jiān tíng yǔ.
盡日間庭雨。
hóng shī qiū qiān zhù.
紅濕秋千柱。
rén hèn qiè, yīng shēng kǔ.
人恨切,鶯聲苦。
nǐ qīng jiāo mèn jiǔ, liú qǔ cán hóng shù.
擬傾澆悶酒,留取殘紅樹。
chūn qù yě, bù chéng bù wéi chóu rén zhù.
春去也,不成不為愁人住。
“擬傾澆悶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