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著東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對著東風”全詩
杏花笑吐香猶淺。
又還是、春將半。
清歌妙舞從頭按。
等芳時開宴。
記去年、對著東風,曾許不負鶯花愿。
分類: 探春
作者簡介(趙佶)

宋徽宗,名趙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趙佶先后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時無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里處)。 他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后人稱之為“瘦金書”。
《探春令》趙佶 翻譯、賞析和詩意
《探春令》是宋代趙佶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簾旌微動,峭寒天氣,龍池冰泮。
杏花笑吐香猶淺。又還是、春將半。
清歌妙舞從頭按。等芳時開宴。
記去年、對著東風,曾許不負鶯花愿。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天即將來臨的場景。天氣依然寒冷,簾子和旌旗微微擺動著。龍池上的水已經結成了冰。盡管如此,杏花依然含笑,散發著淡淡的芬芳。春天已經過去了一半的時候,清脆的歌聲和美妙的舞蹈將會從新開始。等待著芳菲時節的到來,我們將舉行盛大的宴會。詩人回憶起去年,面對東風,曾經許下不負鶯花的愿望。
賞析:
《探春令》通過描繪春天即將到來的景象,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和渴望。詩中的簾旌微動和峭寒天氣形成了鮮明的冷暖對比,突出了春天的寶貴和珍貴。杏花笑吐香猶淺,給人一種初春的清新感覺。詩人用清歌和妙舞來形容春天的美好,展示了春天豐富多彩的景象和生機勃勃的氣息。最后,詩人回憶起去年的承諾,表達了自己對春天的深情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氣息和美好,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渴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詩情感飽滿,意境清新,給人以一種愉悅和欣賞的感受。
“對著東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n chūn lìng
探春令
lián jīng wēi dòng, qiào hán tiān qì, lóng chí bīng pàn.
簾旌微動,峭寒天氣,龍池冰泮。
xìng huā xiào tǔ xiāng yóu qiǎn.
杏花笑吐香猶淺。
yòu hái shì chūn jiāng bàn.
又還是、春將半。
qīng gē miào wǔ cóng tóu àn.
清歌妙舞從頭按。
děng fāng shí kāi yàn.
等芳時開宴。
jì qù nián duì zhe dōng fēng, céng xǔ bù fù yīng huā yuàn.
記去年、對著東風,曾許不負鶯花愿。
“對著東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