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酒何須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魯酒何須醉”全詩
澄江霽月清無對。
魯酒何須醉。
人憐貧病不堪憂。
誰識此心如月、正含秋。
再三澇漉方知處。
試向波心去。
迢迢空劫勿能收。
謾道從來天地、與同流。
作者簡介(向子諲)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號薌林居士,臨江(今江西清江縣)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蔭補官。徽宗宣和間,累官京畿轉運副使兼發運副使。高宗建炎處任遷江淮發運使。素與李綱善,李綱罷相,子湮也落職。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圍潭州,子諲率軍民堅守八日。紹興中,累官戶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對秦檜議和,落職居臨江,其詩以南渡為界,前期風格綺麗,南渡后多傷時憂國之作。有《酒邊詞》二卷。
《虞美人》向子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虞美人》是宋代詩人向子諲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語答之,兼示棲隱寧老澄江霽月清無對。
回答了言語,同時表達了隱居的寧靜,老人在澄江中清澈的月光下,沒有可對話的對象。
魯酒何須醉。
魯酒何必要喝醉。
人憐貧病不堪憂。
人們憐憫貧窮和疾病,但無需過于憂慮。
誰識此心如月、正含秋。
誰能懂得我的內心就像明亮的月亮,正含著秋意。
再三澇漉方知處。
經歷多次困頓和波折才知道真正的處境。
試向波心去。
試著去接近激蕩的波濤之心。
迢迢空劫勿能收。
遙遠的空虛劫難以避免。
謾道從來天地、與同流。
空談之言從古至今都是虛無的,與天地一同流動。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隱居者的寧靜。作者以澄江中的月光作為意象,表達了自己心中的秋意和孤獨感。他認為人們只會同情貧窮和疾病,卻無法理解他內心的真實感受。他經歷了許多困頓和挫折,漸漸認識到自己真正的處境。作者試圖接近波濤的內心,尋求真正的自我,但遠離的空虛和劫難無法避免。最后,作者批評了那些只會空談的人,認為他們的言辭與天地一同流動,沒有實際的價值。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內心感受,表達了作者的孤獨和對虛偽言辭的批判。作者以澄江中的月光和秋意為象征,將自己的心境與自然景物相聯系,展示了深沉的哲理思考。詩中的語言簡潔明快,意象生動,展現出宋代詩歌的特色。整首詩通過對人生現實和虛幻之間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真實和純粹的追求,以及對虛偽言辭的不屑和批判。
“魯酒何須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měi rén
虞美人
yǔ dá zhī, jiān shì qī yǐn níng lǎo
語答之,兼示棲隱寧老
chéng jiāng jì yuè qīng wú duì.
澄江霽月清無對。
lǔ jiǔ hé xū zuì.
魯酒何須醉。
rén lián pín bìng bù kān yōu.
人憐貧病不堪憂。
shuí shí cǐ xīn rú yuè zhèng hán qiū.
誰識此心如月、正含秋。
zài sān lào lù fāng zhī chù.
再三澇漉方知處。
shì xiàng bō xīn qù.
試向波心去。
tiáo tiáo kōng jié wù néng shōu.
迢迢空劫勿能收。
mán dào cóng lái tiān dì yǔ tóng liú.
謾道從來天地、與同流。
“魯酒何須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