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歸來凝不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醉里歸來凝不知”全詩
一年秋半兩圓時。
姮娥得意為長計,織女歡盟可恨遲。
瞻玉兔,倒瓊彝。
追懷往事記新詞。
浩歌直入滄浪去,醉里歸來凝不知。
作者簡介(向子諲)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號薌林居士,臨江(今江西清江縣)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蔭補官。徽宗宣和間,累官京畿轉運副使兼發運副使。高宗建炎處任遷江淮發運使。素與李綱善,李綱罷相,子湮也落職。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圍潭州,子諲率軍民堅守八日。紹興中,累官戶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對秦檜議和,落職居臨江,其詩以南渡為界,前期風格綺麗,南渡后多傷時憂國之作。有《酒邊詞》二卷。
《鷓鴣天(紹興戊辰歲閏中秋)》向子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紹興戊辰歲閏中秋)》是宋代向子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明亮的月光下與客人約定。
一年秋天的半個時辰。
姮娥高興地實現了她長久的計劃,織女的喜悅卻可恨地遲到。
仰望玉兔,倒扣瓊瑤花瓶。
追憶往事,記下新的詩詞。
豪情萬丈地直奔滄浪江而去,醉酒歸來時卻不知道已經凝固。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在中秋之夜的情景。詩人約定在明亮的月光下與客人相會,展現了夜晚的美麗和神秘感。他描述了秋天的時光流逝得很快,只有半個時辰的光景。姮娥(月亮上的仙女)得意地實現了她長久以來的計劃,而織女(七夕的傳說中的角色)的喜悅卻遲到了。詩人仰望著月中的玉兔,倒扣著瓊瑤花瓶,回憶起過去的事情,并寫下了新的詩詞。最后,詩人以豪邁的歌聲直奔滄浪江,但當他醉酒歸來時,已經不知道時間已經凝固。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中秋夜的美景和情感。詩人運用了富有意象的語言,展示了月亮、姮娥、織女等中秋節的傳統元素。他通過描述姮娥和織女的對比,表達了對時間流逝的感慨和對錯過時機的遺憾。詩中的玉兔和瓊瑤花瓶象征著中秋節的傳統符號,增添了詩詞的文化內涵。最后,詩人以豪情萬丈的歌聲和醉酒的歸來,表現了他對生活的豪放態度和對時間的無所畏懼。整首詩詞意境優美,給人以浪漫和悠遠的感受,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獨特情感和審美追求。
“醉里歸來凝不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shào xīng wù chén suì rùn zhōng qiū
鷓鴣天(紹興戊辰歲閏中秋)
míng yuè guāng zhōng yǔ kè qī.
明月光中與客期。
yī nián qiū bàn liǎng yuán shí.
一年秋半兩圓時。
héng é dé yì wèi zhǎng jì, zhī nǚ huān méng kě hèn chí.
姮娥得意為長計,織女歡盟可恨遲。
zhān yù tù, dào qióng yí.
瞻玉兔,倒瓊彝。
zhuī huái wǎng shì jì xīn cí.
追懷往事記新詞。
hào gē zhí rù cāng láng qù, zuì lǐ guī lái níng bù zhī.
浩歌直入滄浪去,醉里歸來凝不知。
“醉里歸來凝不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