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澄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月澄潭”全詩
只知閑坐。
千圣難窺我。
明月澄潭,誰唱復誰和。
還知么。
錦鱗沒個。
莫觸清光破。
分類: 點絳唇
作者簡介(向子諲)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號薌林居士,臨江(今江西清江縣)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蔭補官。徽宗宣和間,累官京畿轉運副使兼發運副使。高宗建炎處任遷江淮發運使。素與李綱善,李綱罷相,子湮也落職。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圍潭州,子諲率軍民堅守八日。紹興中,累官戶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對秦檜議和,落職居臨江,其詩以南渡為界,前期風格綺麗,南渡后多傷時憂國之作。有《酒邊詞》二卷。
《點絳唇(別代棲隱)》向子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點絳唇(別代棲隱)》是宋代文學家向子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脫落皮膚,故人南岳峰前過。
只知閑坐。千圣難窺我。
明月澄潭,誰唱復誰和。
還知么。錦鱗沒個。
莫觸清光破。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抒發了詩人的離愁別緒和追求自由超脫的心境。詩人以自然景物和自己的心境為抒發對象,通過詩意的表達,傳達出對過去友誼的思念和對自我獨立解放的追求。
賞析:
1. 第一句描述了詩人脫落了外在的偽裝或束縛,脫去了皮膚。這可以理解為詩人摒棄了世俗的拘束,追求內心的自由。
2. “故人南岳峰前過”這句描繪了詩人與故人的分別,故人前往南岳峰,意味著離別之情。
3. “只知閑坐。千圣難窺我。”表達了詩人追求自我獨立和超脫的心境。詩人自覺地守護自己的內心,不受世俗的干擾和束縛。這里的“千圣”可以理解為世俗的規范和評判。
4. “明月澄潭,誰唱復誰和。”這句以明月映照在澄澈的湖泊中為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思念之情。明月的反射象征著詩人內心的寂寞。
5. “還知么。錦鱗沒個。”這句暗示著詩人追求真實自我的態度。詩人認為真實的自我是無法被外部世界所觸及和侵蝕的,就像魚鱗一樣。
6. “莫觸清光破”這句表達了詩人對內心純潔狀態的呼吁。詩人希望保持內心的純凈和清澈,不受外界的干擾和破壞。
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離愁別緒和追求自我獨立解放的心境。詩人通過摒棄世俗的束縛,追求內心的自由和純凈,展現了對過去友誼的思念和對自我的追求。整首詩詞意境清幽,語言簡練,給人以深思和啟迪。
“明月澄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bié dài qī yǐn
點絳唇(別代棲隱)
tuō luò pí fū, gù rén nán yuè fēng qián guò.
脫落皮膚,故人南岳峰前過。
zhǐ zhī xián zuò.
只知閑坐。
qiān shèng nán kuī wǒ.
千圣難窺我。
míng yuè chéng tán, shuí chàng fù shuí hé.
明月澄潭,誰唱復誰和。
hái zhī me.
還知么。
jǐn lín méi gè.
錦鱗沒個。
mò chù qīng guāng pò.
莫觸清光破。
“明月澄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三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