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要知落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滴滴要知落處”全詩
勝卻諸天花雨。
休更覓曹溪,自有個中玄路。
參取。
參取。
滴滴要知落處。
分類: 如夢令
作者簡介(向子諲)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號薌林居士,臨江(今江西清江縣)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蔭補官。徽宗宣和間,累官京畿轉運副使兼發運副使。高宗建炎處任遷江淮發運使。素與李綱善,李綱罷相,子湮也落職。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圍潭州,子諲率軍民堅守八日。紹興中,累官戶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對秦檜議和,落職居臨江,其詩以南渡為界,前期風格綺麗,南渡后多傷時憂國之作。有《酒邊詞》二卷。
《如夢令(二之二)》向子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如夢令(二之二)》是宋代詩人向子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誰能認識薌林中秋天的露水?比起天上的花雨更勝一籌。不要再去尋找曹溪,那里有一條神秘的路。參悟吧,參悟吧,細心地尋找它們的落腳處。
詩意:
這首詩以寫景的方式表達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悟。作者通過薌林秋露和諸天花雨的對比,表達了對自然界中微小而珍貴之物的贊美。薌林的秋露被視為一種寶貴的存在,超越了諸天的花雨,體現出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微小事物的關注。詩中提到的曹溪指的是佛教禪宗的發源地之一,作者暗示人們不必去尋找那里,因為對于追求真理的人來說,道路是自己發現的。最后兩句詩詞,則是鼓勵人們要細心、耐心地去尋找事物的本質和真相。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中微小之物的贊美,并通過對比和隱喻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對人生和追求真理的思考。薌林秋露和諸天花雨的對比,反映了作者對自然界中微小事物的獨特關注,強調了人們應該珍視和欣賞生活中的細微之美。詩中提到的曹溪和玄路,則是在表達作者對于人生和追求真理的思考。曹溪作為佛教禪宗的發源地,象征著尋求內心平靜與真理的道路。然而,作者卻告誡人們,真理的道路是自己發現的,需要通過個人的參悟和體驗來獲得。最后兩句詩詞,則是鼓勵人們要細心、耐心地去尋找事物的本質和真相,通過積累細小的觀察和體驗,來揭示事物的真實面貌。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引導讀者思考人生和追求真理的道路。
“滴滴要知落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ú mèng lìng èr zhī èr
如夢令(二之二)
shuí shí xiāng lín qiū lù.
誰識薌林秋露。
shèng què zhū tiān huā yǔ.
勝卻諸天花雨。
xiū gèng mì cáo xī, zì yǒu gè zhōng xuán lù.
休更覓曹溪,自有個中玄路。
cān qǔ.
參取。
cān qǔ.
參取。
dī dī yào zhī luò chù.
滴滴要知落處。
“滴滴要知落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