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勾引賦新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年年勾引賦新詩”全詩
水沈為骨郁金衣。
卻恨疏梅惱我、得香遲。
葉借山光潤,花蒙水色奇。
年年勾引賦新詩。
應笑薌林冷淡、獨心知。
作者簡介(向子諲)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號薌林居士,臨江(今江西清江縣)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蔭補官。徽宗宣和間,累官京畿轉運副使兼發運副使。高宗建炎處任遷江淮發運使。素與李綱善,李綱罷相,子湮也落職。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圍潭州,子諲率軍民堅守八日。紹興中,累官戶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對秦檜議和,落職居臨江,其詩以南渡為界,前期風格綺麗,南渡后多傷時憂國之作。有《酒邊詞》二卷。
《南歌子》向子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歌子》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向子諲。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左稱巖桂,吳中說木犀。
水沉為骨郁金衣。
卻恨疏梅惱我,得香遲。
葉借山光潤,花蒙水色奇。
年年勾引賦新詩。
應笑薌林冷淡,獨心知。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自然景色和文學創作的熱愛之情。詩中提到了江左的巖桂和吳中的木犀,巖桂和木犀都是具有濃郁香氣的花木,象征著美好和芬芳。作者將水比作骨骼,意味著水對于大自然的構成和基礎,而水的深沉則代表了郁金衣般的華麗和高貴。然而,作者卻感到遺憾的是,盡管梅花是稀少的,但它的芬芳卻來得晚了。葉子借助山光變得晶瑩剔透,花朵沐浴在水的顏色中顯得格外奇特。每年都有新的詩篇激發了作者的創作靈感。作者認為人們可能會嘲笑薌林(即花林)的冷漠,但只有他自己明白內心的獨特與真實。
賞析:
《南歌子》以精練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情感交融的美感。詩中使用了形象生動的比喻和象征,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細膩觀察和感受。通過描述巖桂、木犀、水、梅花等元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時間流逝的感慨。詩中的"得香遲"表達了作者對于美好事物來臨稍晚的遺憾,這種感觸常常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最后兩句"應笑薌林冷淡,獨心知"表明作者對于他人對花林的冷漠態度的看法,并以自己的獨特心靈感悟來回應。
整首詩詞描繪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和作者內心世界的感悟,展示了作者的獨特情感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它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給讀者帶來了詩意的愉悅和美感的享受。
“年年勾引賦新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gē zǐ
南歌子
jiāng zuǒ chēng yán guì, wú zhōng shuō mù xī.
江左稱巖桂,吳中說木犀。
shuǐ shěn wèi gǔ yù jīn yī.
水沈為骨郁金衣。
què hèn shū méi nǎo wǒ dé xiāng chí.
卻恨疏梅惱我、得香遲。
yè jiè shān guāng rùn, huā méng shuǐ sè qí.
葉借山光潤,花蒙水色奇。
nián nián gōu yǐn fù xīn shī.
年年勾引賦新詩。
yīng xiào xiāng lín lěng dàn dú xīn zhī.
應笑薌林冷淡、獨心知。
“年年勾引賦新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