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盡一川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啼盡一川花”全詩
啼盡一川花,愁落千山月。
遙憐白玉人,翠被余香歇。
可慣獨眠寒,減動豐肌雪。
作者簡介(向子諲)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號薌林居士,臨江(今江西清江縣)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蔭補官。徽宗宣和間,累官京畿轉運副使兼發運副使。高宗建炎處任遷江淮發運使。素與李綱善,李綱罷相,子湮也落職。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圍潭州,子諲率軍民堅守八日。紹興中,累官戶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對秦檜議和,落職居臨江,其詩以南渡為界,前期風格綺麗,南渡后多傷時憂國之作。有《酒邊詞》二卷。
《生查子》向子諲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生查子》是宋代向子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春心如杜鵑,
日夜思歸切。
啼盡一川花,
愁落千山月。
遙憐白玉人,
翠被余香歇。
可慣獨眠寒,
減動豐肌雪。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對離別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對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詞開篇以杜鵑來比喻詩人內心的春心,杜鵑在春天啼叫,象征著春天的到來,詩人的心情也如同杜鵑一般歡快。然而,詩人卻日夜思念著歸鄉的故鄉,對離鄉別井的思念之情如刀割般深切。
第二句描寫了詩人的思念之情如潮水般涌動,啼聲喚盡了一條條江河的花朵。這里的花朵可以理解為美好的回憶和友情,而啼聲則是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以愁字來形容詩人的心情,愁意蔓延到千山萬水之間,如同月光灑在山間,映照出詩人心頭的憂傷。
第四句表達了詩人對遙遠故鄉的思念和對白玉人(可能指愛人或親人)的關切之情。白玉人翠被余香歇,傳遞出詩人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暗示著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最后兩句以減動豐肌雪形容詩人獨自眠寒,減動意味著減少活動,豐肌雪則暗示著詩人纖塵不染的清白之身。這里表達了詩人習慣獨自忍受寒冷的夜晚,將自己的身心都減少到極致,以此來表達他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通過杜鵑、花朵、月光等意象的運用,描繪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和對離別的憂傷之情。同時,通過對白玉人的關切和對獨自忍受寒冷的描寫,詩人表達了自己在異鄉的孤獨與無奈。整首詩詞情感真摯,形象生動,表達了作者深沉的思鄉之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離鄉思鄉之苦。
“啼盡一川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ēng zhā zǐ
生查子
chūn xīn rú dù juān, rì yè sī guī qiè.
春心如杜鵑,日夜思歸切。
tí jǐn yī chuān huā, chóu luò qiān shān yuè.
啼盡一川花,愁落千山月。
yáo lián bái yù rén, cuì bèi yú xiāng xiē.
遙憐白玉人,翠被余香歇。
kě guàn dú mián hán, jiǎn dòng fēng jī xuě.
可慣獨眠寒,減動豐肌雪。
“啼盡一川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