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起空愁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喚起空愁絕”全詩
入柳又穿花,去去輕如葉。
可堪岐路長,不道關山隔。
無賴是黃鸝,喚起空愁絕。
分類: 生查子
作者簡介(向子諲)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號薌林居士,臨江(今江西清江縣)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蔭補官。徽宗宣和間,累官京畿轉運副使兼發運副使。高宗建炎處任遷江淮發運使。素與李綱善,李綱罷相,子湮也落職。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圍潭州,子諲率軍民堅守八日。紹興中,累官戶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對秦檜議和,落職居臨江,其詩以南渡為界,前期風格綺麗,南渡后多傷時憂國之作。有《酒邊詞》二卷。
《生查子》向子諲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生查子》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向子諲。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相思懶下床,
春夢迷胡蝶。
入柳又穿花,
去去輕如葉。
可堪岐路長,
不道關山隔。
無賴是黃鸝,
喚起空愁絕。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深深的相思之情。詩人懶散地躺在床上,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在春天的夢中,他被一只蝴蝶迷惑。他穿過垂柳,又穿過盛開的花朵,輕盈地離去,如同一片落葉。他心中的思念使他感到岐路漫長,卻無法跨越重重關山的隔閡。他感覺自己無能為力,就像一只黃鸝,它的歌聲喚起了他內心的空虛和絕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凄美的語言描繪了作者深沉的相思之情。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如懶散的床上,迷人的夢境和盛開的花朵,詩人把自己的內心世界與外在的自然景物相融合。詩中的垂柳和花朵象征著美好的回憶和希望,而岐路和關山則象征著困難和阻礙。
詩人以黃鸝的形象來表達自己的心情。黃鸝是一種多情的鳥,在古代文學中常被用來象征愛情和相思之情。黃鸝的歌聲悲鳴,喚起了詩人內心的空虛和絕望。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傳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之情,以及面對困難和隔閡時的無奈和絕望。
這首詩詞中的意象和情感使人感受到了作者深深的思念和內心的痛苦。它展示了宋代文人對于離別和相思的常見主題,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于愛情和幸福的追求。整首詩詞在簡潔的語言中蘊含了豐富的情感,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喚起空愁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ēng zhā zǐ
生查子
xiāng sī lǎn xià chuáng, chūn mèng mí hú dié.
相思懶下床,春夢迷胡蝶。
rù liǔ yòu chuān huā, qù qù qīng rú yè.
入柳又穿花,去去輕如葉。
kě kān qí lù cháng, bù dào guān shān gé.
可堪岐路長,不道關山隔。
wú lài shì huáng lí, huàn qǐ kōng chóu jué.
無賴是黃鸝,喚起空愁絕。
“喚起空愁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