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庭曳履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庭曳履綦”全詩
小婦獨無事,花庭曳履綦。
上客且安坐,春日正遲遲。
分類:
作者簡介(王紹宗)
[唐]字承烈,瑯琊(今山東臨沂)人,遷江都(今江蘇揚州)。修禮子。少貧嗜學,工草隸,客居僧坊,寫書取庸自給,凡三十年。庸足給一月,即止不取贏。武后(六八四―七o四)召擢太子文學,累進秘書少監。紹宗雅修飾,當時公卿莫不慕悅其風。中年小真書,體象尤異,行草及章草次于真。自謂:“褚雖已過,陸猶未及。”畫師于殷仲容,畫跡與仲容相類。 《歷代名畫記》、《唐書本傳》、《圖繪寶鑒》、《述書賦注》、《書斷》
《三婦艷》王紹宗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婦艷》
大婦能調瑟,
中婦詠新詩。
小婦獨無事,
花庭曳履綦。
上客且安坐,
春日正遲遲。
中文譯文:
大婦嫻熟地彈奏著古琴,
中婦吟唱著新作的詩歌。
小婦無所事事,
在花園中輕輕地踱著繡花鞋。
尊貴的客人們安坐,
春日已經漸漸推遲。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唐代社會上不同等級的婦女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和地位。大婦善于演奏古琴,展現了她高雅的教養和才情;中婦喜歡吟詠新創作的詩歌,顯示了她對文學藝術的熱愛和創造力;小婦則沒有特定的職責,過著無所事事的生活,表現了她相對無權無勢的境遇。上層社會的貴客們則坐在一旁欣賞,享受著春日的宜人氛圍。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不同婦女的生活狀態和才藝,展現了唐代社會上不同階層女性的生活現狀。大婦、中婦和小婦代表了不同社會地位和責任的婦女形象,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階層分化和人們對女性角色的不同期待。詩中的花庭、履綦、春日等景物描繪了宜人的春光氛圍,與詩中的人物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整首詩語言簡潔明了,意境清晰,通過對不同婦女的描寫展現了時代背景下女性的種種命運和社會地位的差異。
“花庭曳履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fù yàn
三婦艷
dà fù néng diào sè, zhōng fù yǒng xīn shī.
大婦能調瑟,中婦詠新詩。
xiǎo fù dú wú shì, huā tíng yè lǚ qí.
小婦獨無事,花庭曳履綦。
shàng kè qiě ān zuò, chūn rì zhèng chí chí.
上客且安坐,春日正遲遲。
“花庭曳履綦”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