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有情風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昨夜有情風月”全詩
六月臨平路。
小雨輕風消晚暑。
繞岸荷花無數。
玉人璨枕方床。
遙知待月西廂。
昨夜有情風月,今宵特地凄涼。
作者簡介(蔡伸)
蔡伸(1088—1156)字伸道,號友古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蔡襄孫。政和五年(1115)進士。宣和年間,出知濰州北海縣、通判徐州。趙構以康王開大元帥幕府,伸間道謁軍門,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檜當國,以趙鼎黨被罷,主管臺州崇道觀。紹興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為浙東安撫司參謀官,提舉崇道觀。紹興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傳。伸少有文名,擅書法,得祖襄筆意。工詞,與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屬,屢有酬贈。有《友古居士詞》一卷。 存詞175首。
《清平樂》蔡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平樂》是宋代詩人蔡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彩舟雙櫓。
六月臨平路。
小雨輕風消晚暑。
繞岸荷花無數。
玉人璨枕方床。
遙知待月西廂。
昨夜有情風月,今宵特地凄涼。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夏日的景色和情感。詩人通過描寫彩舟、六月臨平路、小雨和輕風等元素,展現了一個寧靜祥和的夏日景象。他描述了岸邊盛開的無數荷花和在方床上熠熠生輝的美人,以及遠處的西廂,表達了對愛人的思念之情。詩人還通過對昨夜的美好情景和今宵的特殊凄涼之感的對比,進一步強調了對愛人的思念和等待。
賞析:
《清平樂》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夏日的寧靜景色,通過對大自然的描繪,營造了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蔡伸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將讀者帶入了一幅清新雅致的畫面中,使人感受到夏日的涼爽和寧靜的美好。
詩中出現的彩舟、六月臨平路、小雨、輕風和荷花等景物,都是夏日的符號,與平和、靜謐的情感相呼應。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使讀者仿佛置身于這樣一個夏日午后的景象中,感受到了絲絲涼爽和寧靜的氛圍。
詩的后半部分,蔡伸用玉人、方床、西廂等詞語描繪了他對愛人的思念之情。他表達了自己遠離愛人的痛苦和對愛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通過對昨夜美好情景和今宵凄涼之感的對比,詩人進一步強調了思念之情的濃烈和對未來重逢的期待。
整首詩詞以平和、寧靜的筆調展開,通過對自然景色和情感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一個靜謐而思念的情境中。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內心的共鳴和情感的共振。
“昨夜有情風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píng lè
清平樂
cǎi zhōu shuāng lǔ.
彩舟雙櫓。
liù yuè lín píng lù.
六月臨平路。
xiǎo yǔ qīng fēng xiāo wǎn shǔ.
小雨輕風消晚暑。
rào àn hé huā wú shù.
繞岸荷花無數。
yù rén càn zhěn fāng chuáng.
玉人璨枕方床。
yáo zhī dài yuè xī xiāng.
遙知待月西廂。
zuó yè yǒu qíng fēng yuè, jīn xiāo tè dì qī liáng.
昨夜有情風月,今宵特地凄涼。
“昨夜有情風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