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靴玉帶葳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紅靴玉帶葳蕤”全詩
翠綃衣。
并轡垂鞭妝影、照清溪。
長亭路。
停騎處。
晚涼時。
空有許多明月、伴雙棲。
分類:
作者簡介(蔡伸)
蔡伸(1088—1156)字伸道,號友古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蔡襄孫。政和五年(1115)進士。宣和年間,出知濰州北海縣、通判徐州。趙構以康王開大元帥幕府,伸間道謁軍門,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檜當國,以趙鼎黨被罷,主管臺州崇道觀。紹興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為浙東安撫司參謀官,提舉崇道觀。紹興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傳。伸少有文名,擅書法,得祖襄筆意。工詞,與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屬,屢有酬贈。有《友古居士詞》一卷。 存詞175首。
《四樓子》蔡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四樓子》是宋代蔡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紅靴玉帶葳蕤。
翠綃衣。
并轡垂鞭妝影、照清溪。
長亭路。
停騎處。
晚涼時。
空有許多明月、伴雙棲。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的夜晚景象,詩人騎著馬匹經過一條長亭路,停下來感受晚涼的時刻。在夜晚的明月照耀下,詩人感到寧靜與安詳,而周圍的景物和動態則勾勒出一幅美麗的畫面。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夜晚的自然景色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詩人對美的感受和對寧靜時刻的向往。
首先,詩中出現了一系列色彩鮮艷的描寫詞語,如"紅靴"、"玉帶"、"翠綃衣",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這些描寫不僅展示了夜晚的華麗和絢爛,還突出了詩人身著華麗服飾的形象,凸顯了他的身份和品味。
接下來,詩中描繪了詩人駕馬行進的場景,通過"并轡垂鞭妝影、照清溪"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在夜晚行駛的畫面。這一描寫給人以動態感和流動感,增強了整首詩的生動感。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描述了長亭路上的一處停騎之地。"晚涼時"這一描寫表明了此時已是夜晚,而"空有許多明月、伴雙棲"則表達了夜晚明亮的月光下的寧靜。這里的"伴雙棲"意味著有許多雙鳥在明月的照耀下棲息,給人一種安詳和寧靜的感受。
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夜晚的美麗和寧靜,以及詩人對此的感受。在繁忙的生活中,夜晚的安靜和明亮給人帶來一份寧靜和放松,這也是詩人希望表達的情感。
“紅靴玉帶葳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ì lóu zǐ
四樓子
hóng xuē yù dài wēi ruí.
紅靴玉帶葳蕤。
cuì xiāo yī.
翠綃衣。
bìng pèi chuí biān zhuāng yǐng zhào qīng xī.
并轡垂鞭妝影、照清溪。
cháng tíng lù.
長亭路。
tíng qí chù.
停騎處。
wǎn liáng shí.
晚涼時。
kōng yǒu xǔ duō míng yuè bàn shuāng qī.
空有許多明月、伴雙棲。
“紅靴玉帶葳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