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欺秋水綠云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醉欺秋水綠云斜”全詩
恨入相思淚。
醉欺秋水綠云斜。
渾似夢中重到、阿環家。
主人著意留春住。
不醉無歸去。
只愁銀燭曉生寒。
明日落花飛絮、滿長安。
分類: 虞美人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虞美人》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虞美人》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李彌遜。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金色的陽光照耀下,春天的聲音被金泥阻擋。我心中的悲傷滲入了相思的眼淚。我陶醉于欺騙秋水和綠云的斜陽。仿佛置身于夢中,回到了阿環的家。主人刻意留住了春天,不想醉酒無法回去。只擔心銀燭燃盡,拂曉時節變得寒冷。明天,落花紛飛,漫天飄舞,滿布長安城。
詩意:
《虞美人》以婉約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美麗和人間的離愁別緒。詩中表達了主人對春天的喜愛和不舍,同時也流露出對時光流轉、物是人非的感慨之情。詩人通過虞美人花作為意象,將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與歲月的流逝相結合,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人生變遷的思考。
賞析:
《虞美人》以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語言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和人生的無常。金泥阻擋了春天的聲音,象征著時間的阻礙和歲月的不可逆轉。相思的眼淚代表著離別和思念,銀燭的燃盡則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美好時光的短暫。詩中的阿環家是一個寄托情感的遙遠歸宿,讓人們懷念過去的美好時光。
詩人通過描繪秋水和綠云的欺騙,將人們對美好的向往與現實的殘酷相對照,展示了人生的無奈和迷茫。整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和充滿意境的語言,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追求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之情。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明天的長安城,落花紛飛、飛絮漫天,暗示著春天的繁華與短暫,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時光的感慨。
整首詩詞以流暢的語言和細膩的情感展示了詩人對春天和時光的獨特感悟,通過對美好時光的描繪,勾勒出人生的離合悲歡,引發讀者對時光流轉和珍惜當下的共鳴。
“醉欺秋水綠云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měi rén
虞美人
jīn ní hàn bō chūn shēng suì.
金泥捍撥春聲碎。
hèn rù xiàng sī lèi.
恨入相思淚。
zuì qī qiū shuǐ lǜ yún xié.
醉欺秋水綠云斜。
hún sì mèng zhōng zhòng dào ā huán jiā.
渾似夢中重到、阿環家。
zhǔ rén zhe yì liú chūn zhù.
主人著意留春住。
bù zuì wú guī qù.
不醉無歸去。
zhǐ chóu yín zhú xiǎo shēng hán.
只愁銀燭曉生寒。
míng rì luò huā fēi xù mǎn cháng ān.
明日落花飛絮、滿長安。
“醉欺秋水綠云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