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江上清秋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年年江上清秋節”全詩
酉戔面分霜月。
不堪對月已傷離。
那更梅花開后、海棠時。
劍溪難駐仙游路。
直上云霄去。
藕花恰莫礙行舟。
要趁潮頭八月、到揚州。
作者簡介(李彌遜)

李彌遜(1085~1153)字似之,號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現居士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大觀三年(1109)進士。高宗朝,試中書舍人,再試戶部侍郎,以反對議和忤秦檜,乞歸田。晚年隱連江(今屬福建)西山。所作詞多抒寫亂世時的感慨,風格豪放,有《筠溪樂府》,存詞80余首。
《虞美人(贈富季申別)》李彌遜 翻譯、賞析和詩意
《虞美人(贈富季申別)》是宋代詩人李彌遜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年年江上清秋節,
酉戔面分霜月。
不堪對月已傷離,
那更梅花開后、海棠時。
劍溪難駐仙游路,
直上云霄去。
藕花恰莫礙行舟,
要趁潮頭八月、到揚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離別之情和懷念之情。詩人以江上的清秋景色為背景,表達了對離別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首先,詩人描述了江上的清秋景色,年年都有這樣的節令。在秋天的夜晚,滿月照耀著江面,仿佛被一線霜月劃分開來,清冷而美麗。然而,對月吟詩已經成為傷心離別的象征,詩人無法忍受再對月亮吟詩,因為這已經讓他心傷離別。他更加痛苦的是,梅花開放之后,海棠花也會綻放,這標志著離別的時刻已經過去,而他仍然無法忘懷。
接著,詩人提到了劍溪,這是一個難以停留的仙游之地。他決定直接上升到云霄,告別凡塵,尋找離別的解脫。藕花在江面上漂浮,恰好不會妨礙船行。詩人希望能夠抓住潮頭,在八月的時候到達揚州,這可能是他與離別之人的約定之地。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深情的離別之情,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表達,傳達了他的思念和無奈。詩中的虞美人一詞指的是李清照,她是宋代著名女詞人,也是李彌遜的妻子。這首詩可以理解為李彌遜離別妻子李清照的心聲,表達了他對妻子的思念和對離別的痛苦。整首詩以離別之情為主題,通過景物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世界。
“年年江上清秋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ú měi rén zèng fù jì shēn bié
虞美人(贈富季申別)
nián nián jiāng shàng qīng qiū jié.
年年江上清秋節。
yǒu jiān miàn fēn shuāng yuè.
酉戔面分霜月。
bù kān duì yuè yǐ shāng lí.
不堪對月已傷離。
nà gèng méi huā kāi hòu hǎi táng shí.
那更梅花開后、海棠時。
jiàn xī nán zhù xiān yóu lù.
劍溪難駐仙游路。
zhí shàng yún xiāo qù.
直上云霄去。
ǒu huā qià mò ài xíng zhōu.
藕花恰莫礙行舟。
yào chèn cháo tóu bā yuè dào yáng zhōu.
要趁潮頭八月、到揚州。
“年年江上清秋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